“Shot型功能饮”——特指以姜、姜黄等天然成分为核心原料,融合药食同源理念,采用高浓缩工艺制成、容量通常在30-60ml(1-2盎司)的小剂量功能性饮品,其概念源于西方酒文化中的“Shot”(意指一口闷的小杯烈酒)。

图片来源:小红书@沙特Lily
Shot型功能饮在海外市场已经是最受追捧的功能饮之一,市场增速极高。而在国内,这一品类最初开始流行源于社交媒体上海外留学生的分享安利,其凭借高颜值包装、刺激的口感、功能场景化标签(治疗刀片嗓、缓解感冒症状)成为社交货币,“难喝但有用”甚至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体验。
在时间碎片化、效率至上的时代,年轻人追求“所见即所得”的健康。Shot饮一口饮尽的特性,完美契合了即时补给、快速生效(或感知生效)的心理预期,省去了冲泡、等待、长时间饮用的繁琐,将养生压缩到“一仰头”的瞬间。
同样作为理性的“成分党”,这代年轻消费者已经开始对传统大瓶功能饮料的糖分、添加剂产生健康疑虑。Shot饮的天然、高浓缩特性,使其能以极小容量承载足够的有效成分(如姜辣素、姜黄素),满足当下人们对精准摄入、高效利用的极致追求。
正是这些特性,让Shot型功能饮成为国内年轻群体的新宠。当然,真正点燃其本土化生命力、使其从流行符号蜕变为潜力赛道的核心引擎,是其本质符合“药食同源”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当“药食同源”理念遇上浓缩高效的Shot形态,一场针对传统饮料消费习惯的逆向切割便悄然开启。

国内现状:药食同源点燃“中式shot”萌芽
当传统饮料行业仍在信奉“大容量即性价比”的法则时,以药食同源为核心、浓缩形态为载体的Shot饮,凭借其拇指大小的瓶身,正重新定义健康消费的逻辑。
同时,不同于传统补剂、口服液侧重“疾病调理”的沉重感,Shot饮以一场“轻养生革命”的姿态崛起。它精准捕捉都市人群对精准摄入与即时满足的极致追求,将健康资源解构成可随取随用的能量子弹:当养生变得像购买咖啡般便捷,健康消费的时空边界被彻底打破。
通过以下表格,能更清晰地体会到Shot型功能饮这一品类的核心特质:

传统饮品与Shot型功能饮的对比
图片来源:公众号@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把中国数千年的“药食同源”智慧装进60毫升玻璃瓶,正在开拓功能性饮料市场的想象力。在这股浪潮中,国内市场已涌现出一批深耕药食同源+shot形态的新锐品牌,它们正以差异化策略抢占细分场景。
「Supermorning超级早晨」以“健康自然赋能快节奏生活”为理念,避开咖啡因依赖路径。其中国版gingershot“生姜柠檬汁”聚焦晨间场景,通过HPP冷榨技术保留活性营养,实现“1杯替代3杯咖啡”的能量唤醒;而“不老莓生姜汁”则以浆果花青素切入下午茶场景,用柔和口感打破生姜饮的辛辣刻板印象。

图片来源:淘宝Supermorning超级早晨旗舰店
「有乐岛」通过“一口姜黄饮”系列探索食养替代方案:姜黄抗炎配方搭配香橙、菠萝等果味,既保留功效又提升适口性,让传统生姜饮完成从药罐子到日常饮品的蜕变。
「somesome」则以30ml高浓缩配方对标海外产品,通过姜辣素、姜黄素与苹果醋、肉桂的复合配方,打造“一瓶多效”的即时能量补给站。

图片来源:小红书@Lucas alegre

海外对标:成熟市场的狂想曲
在全球健康消费升级的浪潮中,Shot型饮品已凭借精准的场景化定位,在海外市场率先构建起较为成熟的产业版图。这一崛起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功能性饮料市场爆发式增长与消费代际变革的双重驱动。
据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已达1497.5亿美元,预计将以8.9%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至2030年的2485.1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以37.6%的收入份额占据主导地位,而亚太地区则展现出最快的增长势能。这一宏观图景为Shot型饮品的爆发提供了天然土壤——当消费者将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小剂量、高浓度的功能性饮品自然成为即时补给的最优解。

图片来源:grandviewresearch
而更深层的变革来自消费群体的代际迁移。海外千禧一代与Z世代正重塑健康消费的定义:高糖高热量功能饮不再是第一选择,依靠天然成分发挥功效的健康饮品正流行。从超级水果到植物蛋白,从适应原草药到功能性蘑菇,饮料与天然营养补充剂之间的关联已发展成为消费品领域最热门的趋势之一。综合来看,shot型功能饮品在海外市场已清晰的形成几类产品矩阵:
1、生姜、姜黄类经典配方:日常生活刚需
近几年大热的生姜、姜黄,是shot型功能饮在海外市场(欧美地区为主)最大的产品类型原辅料。生姜,姜黄不仅有增强免疫力、对抗感冒和身体疲劳等功能,还具有助消化,缓解呕吐,增加食欲的健胃功效,以及消炎、解酒护肝等作用。在过去几年里,姜黄素的销售急剧增长,广泛应用于膳食补充剂、功能饮料、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
根据Innova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姜黄素的市场规模达5245万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1.04亿美元。全球推出的姜黄素新品数量在5年时间内增加了1.5倍,年复合增长率为9%,其中尤以食品饮料增长最为迅速。
以英国市场为例,姜元素的shot型功能饮品牌众多。根据trolley的一项调查,最受当地人欢迎的品牌有MOJU、plenish、Morrisons、Unrooted、No. 1 Living、James White、Waitrose Ltd等等,十分丰富。

图片来源:小红书@🍊橙子(👀主页介绍
其中MOJU凭借其生姜果汁饮,成为了英国增长最快的软饮品牌之一,年增长率达到71%。品牌2023年预估的零售额超过2000万英镑,在英国头部零售商中,MOJU占据了功能性饮料类别62%的市场份额。MOJU没有选择在英国果汁产品市场中常用的浓缩还原(FC)和非浓缩还原(NFC)工艺,而是推出了英国第一款使用冷压鲜榨(HPP)工艺生产的果汁,让果汁不再需要高温加热消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风味。
在德国大受欢迎、甚至被谷歌办公室采购的健康饮品品牌Kloster Kitchen,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三重生姜饮”(IngwerTRINK)。和市面上常见的浓缩液或姜粉不同,他们保留了生姜碎末在瓶中,结合柠檬汁、苹果汁、蜂蜜等天然成分,不仅提升了口感层次,也增强了饮用者对“真材实料”的信任感。该产品渠道覆盖线上线下零售渠道,也在B端市场拥有稳定的企业客户群,甚至登上了Eurowings欧洲之翼航空的机上饮品单。
去年三得利在日本市场也推出“GINGER SHOT+”生姜果汁饮料,产品规格为65ml/瓶,采用100%浓缩果汁和来自日本高知县的生姜,共有西红柿、葡萄、橙子、柠檬四种口味,官方称其能带来强烈刺激。
2、超级食物类混合配方:细分功能叠加buff
随着消费者对于养生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海外市场中一些含有“超级食物”成分的shot型功能饮也在快速增长。据SPINS数据显示,生姜和姜黄的应用增长强劲,但增长最快的配料有灵芝、辣木、螺旋藻等,其他不断上升的配料还包括各种海藻、不同来源的咖啡因、各种绿色植物、富含抗氧化剂的浆果以及葛根和蒲公英的叶和根等。这类shot型功能饮更细分,可针对性为消费者提供帮助:
「Numi Organics Mind Tonic」推出含有猴头菇和灵芝的shot饮,具有支持大脑健康的作用;
「Brain Juice Active」希望找到消费者运动和增强身心之间的联系,在绿茶咖啡因增强能量的配方上,搭配甜菜根和红菠菜提取物增强耐力,有机石榴、生姜和姜黄帮助修复;
「Steve’s PaleoGoods」则聚焦维持肠道和消化健康,该款产品富含对肠道友好的传统发酵蔬菜,并添加了黄芪、南非醉茄、人参等适应原,用以促进免疫力和提供能量,是美国农业部认证有机食品;
「Teaonic My Adrenal Mojo Relax」,推出具有肾上腺支持作用的功能性饮料,可以帮助舒缓心情,使得身体得到放松。其产品融合了南非醉茄、酸樱桃及生姜汁,芙蓉、肉桂和丁香等成分则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Vital Proteins Restore Collagen Shot」使用姜黄、黑胡椒果提取物和酸樱桃汁赋予能量,内含7克胶原蛋白肽和60毫克透明质酸,这两种成分有助于焕发内外活力,促进关节、指甲、皮肤和头发的健康……
面对消费者对养生功能多样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渴求,海外shot饮品市场正迎来“功能精细化”与“需求场景化”的显著趋势,未来此类聚焦具体场景的强功能shot饮将日益丰富。
3、创新类: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海外市场也在不断尝试在现有shot型功能饮的基础上实现体验上的创新。如全球知名的消费品包装公司Amcor安姆科公司近日联合Insymmetry合作推出的一款创新饮料包装——蒸煮瓶。据了解,这款2盎司(约等于60ml)规格的新包装可以承受蒸煮灭菌的极端条件,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瓶子的形状和结构完整性,既能保证无菌出品,又能在无需冷藏的情况下将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
Insymmetry的首席创新官Josh Cua表示此次包装创新不仅在蒸煮环境中表现出色,也符合消费者对不含防腐剂的营养shot饮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传统以冷饮/常温饮的shot饮产品开辟了新上限。
类似的还有自有品牌制造商BeverageScouts,凭借其Click4More曾在国际Anuga展会上荣获创新奖。这款shot型饮品共有三个类别(健康、能量和派对),只需按压瓶盖即可释放水中的微量营养素和植物提取物,其理念源于许多功能性成分在产品中以干燥状态保存,这种分离保存方式保证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有利于功能性成分的风味和品质,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趋势研判:中式shot的升级之路
用天然饮品替代药片,将养生场景从药房拉回日常生活,这种全球性的“拒绝药感”趋势与国内“药食同源”趋势不谋而合,为舶来品shot型饮品创造了文化适配的绝佳契机,但要真正打开国内市场,仍有需要跨越的门槛,以下几个方向供行业思考和讨论:
1、定位本土化:从“即刻见效”转向“日常滋养”
国内外养生习惯存在根本差异。海外消费者(如Ginger Shot饮用者)已将功能性饮品视为主动、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一部分,不依赖症状触发。而国内消费目前仍以“问题导向”为主(如熬夜护肝、感冒姜茶),追求“立竿见影”甚至带有“轻医药替代”预期。
中式Shot型饮品的定位与宣传需贴合国内思维。在强调功效的同时,应更侧重“日常滋养”和“情绪价值”。可运用安神、解郁、舒缓等词辅助药食同源成分的宣传,并融入晨间唤醒、午后调理、工作间歇等具体生活场景,引导消费者将其视为日常健康习惯,而非急救药品。
2、场景渗透:打造“小而美”的专属触点
海外shot型饮品深度嵌入早餐前醒神、办公室补能、运动后恢复等固定节奏场景,而国内对应场景仍被咖啡、奶茶占据。
品牌需从“大流通”转向精准开发“小而美”渠道与场景。可开发布局如健身房、瑜伽馆、精品买手店、设计师酒店等自带健康/生活方式属性的空间。同时,聚焦健身恢复、熬夜修复、助眠等功能性明确且与健康强关联的场景,作为用户教育和高接受度的突破口。
3、体验升级:攻克适口性壁垒
Shot型饮品作为浓缩补剂,适口性是广泛接受的关键障碍。例如生姜类Shot,即便生姜是常见食材,其辛辣口感在国内仍导致受众两极分化。
因此产品开发需优先优化口感和大众接受度,通过采用"药食同源矩阵"复配,平衡主料的刺激性,降低入口门槛。包装设计也可辅助暗示更愉悦的风味体验,重构消费预期。
4、文化赋能:嫁接传统食补智慧
Shot型饮品需在国内找到契合的文化定位和消费场景,才能突破西式消费思维,融入中式群体。以生姜Shot为例,国内消费者对姜的核心认知是“暖体驱寒”,品牌可将其精准嵌入:秋季食蟹配姜茶、女性生理期暖饮等固有食补场景,实现文化契合与功能直给的双赢。用“新中式养生”重塑产品价值,开辟极具潜力的落地切口。

结语
当健康可以浓缩于方寸之间,随取随用,无缝融入快节奏生活,药食同源这一古老智慧,正借由Shot形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活力与市场张力。它不仅是一个品类的崛起,也代表着整个健康产业逻辑的重构。
shot型饮品遇上药食同源,本质是现代食品工程与传统养生智慧的融合。唯有完成从"功能适配"到"文化认同"的跃迁,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式shot"的品类进化,在竞争激烈的健康饮品市场开辟出独特的东方赛道。展望未来这条黄金赛道远未触及天花板,随着适口性革命的深化,更多“难喝但管用”的药食同源成分将被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