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8月25日讯 (记者 高俊峰)“提醒病情严重性、紧迫感”、“介绍典型病例情况证明服用效果促其购买”,今天上午,历下区卫生局医政科执法人员对市民举报的坐堂行医药店进行检查,记者跟随采访意外发现一张写有“抗癌”食品“推销完全攻略”的便条,上面标明的营销步骤对咨询者可谓“穷追猛打”。
上午10:00左右,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文化东路上的一家药店,就在药店的大招牌下,隔壁门前竟然还挂着一个“新鲁诊所”的小招牌。执法人员随即发现诊所有执业许可证,这是一家合法诊所,而医生却不是许可证上注明的医生,诊所里60岁左右身穿白大褂的于女士现场未能出示医师资格证书。经检查,保健品销售人员正借着诊所的招牌推销保健食品,原有执业医生已经离开,执法人员决定将这家与隔壁药店不合法“联姻”的诊所取缔。
检查中,执法人员在“医生”桌上发现一沓便笺,当执法人员拿起时,工作人员表情极不自然。
原来这是销售人员推销某种抗癌保健食品的“宝典”,包括“电话咨询”、“到堂义诊”、“购药回访”、“到堂未购追访”四大部分内容。具体为接到咨询电话根据病情介绍产品,促其到堂,对还未到堂而有可能到堂的患者每周追访一次;(患者到堂后)了解其病情,提醒患者病情的严重性、紧迫感,并向其介绍典型病例情况证明服用效果促其购买;(患者购药后)第三天了解患者服药情况,让其加量服用,第七天,了解病情,增加(患者)信心,两周后,劝其不要停服,继续购买;(到堂未购药)未购第二天进行追访,病情恶化,促其购买,第三天再进行追访,让其有紧迫感。
这产品真是治疗癌症的好东西吗?尽管“诊所”的小屋内挂满了使用该产品后“癌症康复者”的现身说法和癌症患者服用后的效果说明,记者随后的采访证实,这只是一种保健食品,只要是食品就根本谈不上针对癌症的任何疗效。
对患者“穷追猛打”以便售出保健食品骗取癌症患者的钱财,针对这种违规行为,执法人员要求药店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