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周期及市场现状分析-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动态 >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周期及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周期及市场现状分析

来源: 中国食品科技网 类别:行业动态 2016年05月07日 12:05:00

保健品的定义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保健食品又称功能食品,中国1997年6月颁布的《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

(一)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

(二)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

(三)它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的食品。

保健品行业发展周期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中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新中国成立以来,保健食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一)高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保健食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保健食品行业出现个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保健食品多数为代产品。代保健食品是以民间处方,秘方为基础,根据原材料的功能推断保健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科学检测,这些功能没有经过任何实验给予证实。因此,准确地说,它应属于一般的食品或强化食品。在该阶段中,又划分为3个时期,其中,1980-1985年,业内把这一阶段视为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形成的初步阶段。产品主要以蜂王浆、维生素和各种口服液为主。1984年上市的保健类食品已达1000种左右,生产企业100多家,年销售额16亿元,保健食品行业初具规模。保健食品协会于1984年成立。1986-1990年,由于市场需求带动,保健食品推出种类繁多的新型产品。以太阳神、娃哈哈为代表的新一代保健食品,功能结构有所改进,除传统的滋补类型产品外,开始出现调节免疫、抗疲劳、减肥、降血脂等功能产品。1991-1994年,保健品行业进入次高速发展阶段,出现了如“红桃K”、“三株”、“飞龙”、“脑白金”等知名企业和品牌,生产企业增至3000多家,年产值猛增至300亿元,保健食品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产业链形成期

1995-2002年为保健食品的成型阶段,保健食品行业链形成。1995年10月30日,《食品卫生法》公布,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1996年6月1日,《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督管理等做出了具体规范要求。同年7月卫生部又发布了《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和《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保健食品的评审工作走向科学、规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实施,结束了保健食品准入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随着政府监管的加强,中草药、生物制剂及营养补充剂的加入,保健食品在21世纪初又进入新一轮复兴阶段,市场销售额超过了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结构调整期

2003-2008年,针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炒作营销和把保健食品当药卖的问题,对保健食品结构进行了深度调整。2003年6月13日,卫生部停止受理保健食品审批,10月起由SFDA正式受理。2005年4月30日,SFDA公布新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自7月1日施行。我国保健食品进入一个发展关键时期,并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有序发展期

2009年至今,保健食品行业进入有序发展的新时期。新医改方案把预防和控制疾病放在了首位。充分表明“治未病”的重要性,政府加大了公共财政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目前,我国SFDA审批的保健食品绝大多数属于第二代保健食品,即保健食品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致力于第三代产品的开发。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保健功能,还需查明具有该保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功能因子在食品中应有稳定形态。

国内保健品市场现状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2015年国内保健品市场总额近2000亿;目前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人均的16.5%,提升空间大。国内保健品市场处于成长期,2005年市场规模仅为600亿,至今已经成为两千亿级别巨大市场,2010-2015年均复合增速达12%。

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群体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由此衍生了巨大的健康市场需求,消费观念转型、老龄化困境、政策趋于规范等多重因素助力保健品行业整体规模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水平还相对较低。2015年同期,美国、日本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40美元、105美元,均超过中国人均23.8美元水平的近5倍,提升空间大。


国内保健品行业集中度低,市场格局仍未完全定型。与澳洲保健品CR5超过80%不同,中国整体保健品销售格局仍然稍显松散,除安利以及无极限10%左右的占有率稍显抢眼之外,缺少具有绝对统治力的龙头企业。除汤臣倍健(300146)外,国内尚缺乏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保健品品牌,但国际品牌的大量涌入必将倒逼国内保健品产业改革,未来行业朝向合规、集中方向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以传统中医药学为基础也将成为中国保健食品的独特优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