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遴选养生专家 真能杜绝“张悟本“?-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健康养生 > 北京将遴选养生专家 真能杜绝“张悟本“?

北京将遴选养生专家 真能杜绝“张悟本“?

来源: 东北网健康  类别:健康养生 2011年02月09日 12:02:00
88蓝保健品招商网资讯导读:除了养生类书籍泛滥外,养生讲座近年也在各地普遍出现,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社区、商场里面,各类健康讲座层出不穷。其运作模式一般都是先在媒体发布免费讲座的广告,或者在社区发传单,吸引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前来听课。在这些讲座中,最热门的内容大都和防癌、治癌、中药使用有关。经过所谓的名医一番讲演之后,最后不是推销药品、保健品就是医疗器械等产品。结果不仅误导患者而且贻误病情,真正能起到效果的却很少。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电视媒体上,养生类节目也越来越火爆,某知名电视台任节目编导的宋小姐告诉记者,在制作养生类节目时,为了追求节目效果,通常编导都会要求来访专家将药物和治疗方法说到有近100%的效果。因为扩大的疗效才更易被人接受、参考、效仿,从而引起社会反响。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份调查显示,养生保健电视节目收视率长期稳居各类电视节目的前三位。除了央视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频道中,开办养生保健节目的有20多个。一些电视台,养生医疗主题类节目占比约八成,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组也更愿意捧红一些养生、医疗明星,扩大其影响力,聚拢固定的收视人群。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吉军告诉记者,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养生专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其学历背景是学中医的,这部分人就是所谓“科班”出身的,他们拥有医师证书,具备行医资格,并在正规的医学院校工作;第二类是学了中医,也是“科班”出身的,但是可能种种原因,造成他们无法在临床上给病人看病,没有医师证书,不能从事行医,但是这些人毕竟还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给老百姓谈谈养生保健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然而,目前从事养生行业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历普遍较低,缺乏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也自称是"养生专家"。”吉军说,这些人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也没有学过专业的中医知识,他们有的声称自己有一技之长,如按摩、刮痧等,其手法主要是通过“师傅”传授,再通过服务客人累积经验;有的声称自己研发的产品是祖传的,有病的治病,没病的健身,或者研发的某某针法可以治疗某某疾病,但这些都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也没有经过正规的考核。


  上述几类人,吉军都有接触过。他告诉记者,目前养生市场的混乱主要是因为有利可图,于是很多不是搞这一行的,都开始利用养生保健来赚钱,“谋取私利,钻空子”。例如,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其最高学历是台湾健行工业专科学校(现已改名为清云科技大学)电机科中专生。当其博士学历遭质疑时,林光常辩驳称:“我从美国环球大学函授远程教育学校拿到的博士不算数吗?”然而,其所授学位并未得到美国教育部的认可。


  而京城最贵“神医”张悟本,原是北京第三针织厂(现铜牛集团)的一名普通工人,自称“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的学历,然而,据媒体调查,当时这个专业国家不承认学历,是函授性质,不用脱产,主要是自学,开卷考试。


  “正是这种混乱,对这个行业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吉军告诉记者,尤其是随着一个个“伪养生大师”的倒台,许多老百姓开始对中医养生理论产生了怀疑,导致许多真正称得上养生专家的人,遭遇尴尬的处境。


  吉军说,现在许多养生专家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明明自己在使用正确的方法给病人调理亚健康,但是,如果这个方法正好被某个“伪养生大师”也用过,而且被媒体揭露倒台了,这时病人就会对这种方法有看法,而正因如此,即使方法正确,若被骗子用过,一些养生专家在使用此方法时往往也会有所顾忌。


  对于养生、保健产品,则应该有非常严格清晰的管理办法。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的补充医药产品包括:草药、维生素、矿物质、营养补充剂、芳香性植物油等产品。根据《澳大利亚治疗物品法令1989》要求,澳大利亚治疗物品管理局(TGA)负责对补充医药产品进行监督管理。TGA对治疗产品的重要监督管理措施是建立并维护一个强大的“澳大利亚治疗产品注册登记数据库”(ARTG)。所有在澳大利亚上市、进口或出口的产品都在数据库中列有详细的信息。


  根据澳大利亚法规,一个产品的风险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产品成分中的毒性大小、产品是否被用作治疗或预防严重疾病或症状、产品的应用是否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产品持续使用或自身使用不当是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对于风险性高的产品,TGA将在产品上市前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进行评估。一旦批准,则被列入ARTG之中,并在标签中贴有一个独特的AUSTR数字。注册类产品通常包括处方药及非处方药。部分补充医药产品也属于注册类产品。


  补充医药产品生产企业在澳大利亚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并符合药品GMP认证有关要求。TGA的GMP检查员将定期或不定期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国外进口的补充医药产品,TGA也要求进口国生产企业符合澳大利亚GMP有关要求。


  对于已上市的补充医药产品,TGA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监督管理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有目的或随机分析样品有关材料、补充医药产品不良反应监测、有目的或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快速高效的产品回收程序、GMP检查和对医药广告的有效管理。也正因此,澳大利亚的补充医药产品才发展很快。


  在卫生部首席健康专家洪昭光看来,现在的养生观点总在打架,各说各的,甚至相互悖论。“例如,有的说早上走路好,有的说晚上走路好;有的说往前走好,有的说倒退走好;有的说菠菜炒豆腐好,有的则说不好,有钙沉淀。五花八门的养生观点,弄得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走路,怎么吃饭了。”


  洪昭光认为,给养生专家办证,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好像驾校的教练,他自己不懂开车,怎么可能教别人呢。现在各类技工都要培训过,要有本的,养生专家无证上岗,说不过去。”

“养生属于科普教育,不能做娱乐节目,要正说,不能戏说。既然要正说,讲养生科普的人,必须是专业人士。”洪昭光说,而所谓专业人士,首先要受过专业的训练,以营养学方面的专家为例,应该是某医院营养科主任,或者某营养所的研究人员,并且长期从事营养学的科研、教学、临床。第二,还必须是专业里的专家,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地位,在本专业得到同行们的认可。还是以营养学专家为例,他必须是营养学会的会员、教授级别的,而不能是刚刚毕业的,没有多年实践经验的;第三,他所讲的内容要有科学根据,必须做过动物实验,有临床依据,而不是信口雌黄,仅凭经验。洪昭光说,养生毕竟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规范养生专家,这样才有权威性、可靠性、可信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