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王小霞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行业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但以大健康产业为代表的疫情强关联产业却“疫”外走红,迎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期。
当前,公众对健康观念的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在疫情影响下,大健康产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全民抗疫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健康观念的普及过程。而随着抗疫的各种健康习惯和知识宣导,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将成为更多人长期的健康意识,也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巨大升级。
热潮
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发布的《天猫家用防护用品趋势洞察》消费大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口罩、手套、酒精等核心防护用品消费超过2018年全年的3倍。另有数据显示,疫情后,人们对各类消毒类产品的需求上升,单纯的清洁类产品的需求下降。同时,防护刚需也使得“家庭囤货”成为热潮。
业内专家表示,疫情之下,人们在健康方面的消费比例上升,大健康产业迎来飞速发展。再叠加人口老龄化、“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呈量级增长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预计将实现超14万亿元的产值。而这一数据下的产业前景,在“后疫情时期”预计还会出现更大的蓝海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疫情还进一步促进了与大健康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迅速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前沿信息技术为传统医疗健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移动互联网促进信息沟通更加便捷,大数据提升诊疗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对就医流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智能改造。
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前沿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在快速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格局,给现有的医疗行业带来创新变革。“5G+医疗”的组合势必会迸发出巨大的潜能,远程医疗将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产业更加深入、均衡发展。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增长接近160万人,涨幅达到31.28%,线上问诊人数激增。而根据平安好医生披露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到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
考验
虽然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业内人士认为,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资源分散,产业缺乏竞争力。我国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各个环节上都显得比较分散,对应的资源分布也相对分散,大多数健康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对竞争力产品、核心技术、健康服务传播路径等的系统整合,产业链分散和商业模式落后,势必会是制约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桎梏。
另一方面,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服务不足、健康行业仿制现象频出、高新技术缺乏等问题都阻碍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大健康产业涉及多个细分领域的相关技术,如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现代制药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等,与国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再加上产业法规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标准和信息滞后等,例如在现代中药领域关于医药制造技术的监控细则、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临床数据共享的政策法规、患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细则等相关政策都需要全面完善。同时,在健康产业的热潮下,许多地方企业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等现象比较普遍。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社会是一次大考验。相信未来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人们也将会更加关注健康。后疫情时代,健康至上。而对于大健康产业来说,如何从过去的分散、粗放转变为有序、均衡,注重质量以及效率与效益的持续性提升,将是大健康产业在后疫情时代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