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申请
享受优惠吧
换季之际,时令养生注意三大“季节病”
晚报记者 许沁 实习生 周佳雯 报道
换季之际,冷空气频频来袭,不少人开始出现各种“季节病”。比如:反复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频繁发作,还有一些办公室女性深夜熬夜加班,常常手脚冰冷,甚至还有一些爱美的女性因为夏天常穿超短裙而落下病根,天气一转凉就开始骨关节痛……这些时令“季节病”纷纷困扰着市民,对此,专家建议在严冬来临前,要对症养生,应对“季节病”。
多吃水果、多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咳咳咳!最近,不少办公室里又传出阵阵咳嗽声……因为频繁降温,不少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人数有所增加。昨天,记者从华东、仁济、肺科等医院呼吸科了解到,目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人数比平时增加了大约20%至30%。
对此,华东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向阳表示,老年人和孩子的抵抗力较弱,此时应特别注意季节和时令变化,加强保暖,以防受凉感冒。同时,适量摄入水果也能增强抵抗力,比如: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南瓜、水果和奶类等。
除此之外,李向阳副主任还强调,在晴朗的天气最好能适量增加室外活动,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更应加强户外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但老年人早上的锻炼时间切勿过早,应推迟到太阳出来以后,以防早上温度过低,受凉感冒。市民还应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传播。一般建议每天室内开窗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经常泡脚、按摩脚心应对“手脚冰冷”
秋冬交替,天气逐渐转冷,不少女性一到深夜,就会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有时候,一些人久坐电脑前熬夜加班,结果双手双脚冰冷,还有的人即使钻进被子里,手脚还是冰冷,怎么也捂不热……对此,黄浦区中心医院骨伤科主任邱德华表示,在中医里,手脚冰冷其实就是体虚的表现,与气血弱、体质差等有关。专家建议,可采取经常泡脚、按摩手脚心,以及多做有氧运动、注意保暖、保证饮食起居规律等方法,来应对手脚冰冷。
经常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每天泡脚20分钟左右后,就会感到全身发热,如果在泡脚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则会更好。此外,还可以经常按摩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达到温暖手脚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保证饮食起居规律,比如: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一日三餐饮食还要规律。女性在天寒时注意保暖,这样手脚冰冷的情况可有所好转。邱德华主任还强调冬日可适当进补,比如:吃点羊肉以御寒,但要注意的是,对容易上火的人来说,此时再吃羊肉可能“火上浇油”,最好还是视情况而定。
受风寒、太疲劳易诱发骨关节痛
家住普陀区的徐阿姨最近一直感到膝关节疼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关节炎发作……徐阿姨很纳闷:好端端的怎么会得关节炎?……昨天,记者从龙华、岳阳、黄中心等医院骨科了解到,最近关节炎发作、骨关节疼痛发作前来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加。
黄浦区中心医院骨伤科主任邱德华分析说,人体持续受凉或温度反差过大,比如:天热时猛吹空调,可能到天冷时就会引发骨关节疼痛。而骨关节炎主要是因为天气寒冷,受风寒诱发,与劳累过度以及人体机能退化等有关。目前,患关节炎以及骨关节疼痛发作的病人中,还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对此,在预防方面,关节炎患者应比正常人提早穿上厚衣服,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避免关节处接触凉风,不宜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补钙和维生素,控制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如果外出运动,注意保护关节,防寒保暖。同时在工作休息之余选择做做保健操,增强抵抗力,疏通筋骨、调理经络。
此外,冬天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应在日常生活保健中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对头部的保护。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可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鱼、牛奶、大豆等,宜多吃点含纤维的粗粮和蔬菜。慢性病病人平时可准备血压计和血糖仪定时监测,还可随身携带一些急救药物,比如:麝香保心丸等。若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