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政策利好
-
9种益生菌有望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
市场监管总局正加速推进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等9种益生菌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简化备案流程,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已包含辅酶Q10、褪黑素等10种非营养素原料,益生菌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备案制产品选择。
-
-
保健食品备案制改革深化
-
我国现行有效的保健食品备案凭证2.28万余张,但益生菌类注册产品仅120余个,备案制将成为未来主流。
-
新规实施后,企业备案流程将大幅简化,预计更多创新益生菌产品将快速上市。
-
-
功能声称管理优化
-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企业申报新功能,已收到36条功能建议,未来益生菌产品可拓展至情绪调节、免疫力提升等新领域。
-
-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
-
《保健食品原料 益生菌剂》国家标准已立项,将规范菌株鉴定、生产工艺等,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
-
二、市场发
展趋势
-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
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0亿元,2030年或达1800亿元,年均增速超15%。
-
医疗级益生菌需求增长最快,临床认可度提升,6000家公立医院已将其纳入消化科诊疗方案。
-
-
细分赛道爆发
-
功能性食品占40%市场,成为创新主力。
-
精准营养年增30%,AI菌株筛选技术使功效预测准确率达92%。
-
宠物益生菌增速45%,猫用产品占比提升至60%。
-
-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
基因编辑缩短菌株研发周期70%。
-
微胶囊包埋技术使活菌存活率超95%,推动常温益生菌产品普及。
-
-
渠道多元化
-
医疗渠道占比40%,成为核心销售通路。
-
直播电商、私域流量贡献35%销售额,复购率超50%。
-
三、未来机遇与挑战
机遇:
-
备案制加速,功能声称放宽,企业可快速推出差异化产品。
-
AI+合成生物学推动精准益生菌解决方案。
-
Z世代和银发群体需求旺盛,功能性食品、医疗级益生菌潜力大。
挑战:
-
夸大宣传、虚假标注风险增加,企业需合规运营。
-
低端产品充斥市场,需强化菌株研发和临床背书。
-
进口菌株依赖度高,本土菌株开发成本仍较高。
结论:
益生菌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挖",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将推动市场持续增长。企业应聚焦差异化菌株研发、精准营养方案和合规营销,抢占千亿赛道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