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寒风来,天气逐渐转凉,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寒露也是进入深秋的标志。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体力消耗大,而进食较少,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匮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等体虚症状。此时要格外注重饮食起居,及时添加衣物,适当进补养生,尤其是老年人由于体质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基础疾病,更应注意调养。如何健康度过秋天,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做好准备呢?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
防秋燥伤肺
寒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同时空气干燥,即所谓的“秋燥”,秋燥极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不耐燥,遇燥邪则伤,因此中老年人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气喘胸痛等症状。此时如果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王绪前教授表示,只有护好肺,才能平稳度过秋季,中老年人可适当应用食补来进行调理,进食一些含津液较多的食物,如梨子、百合、甘蔗、石榴、芝麻、香蕉、银耳、萝卜、豆浆等,建议平时经常熬制百合莲子粥、银耳莲子粥、红梨炖川贝等具有养心润肺、滋阴清热等功效的汤。
此外,深秋季节还要多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饮水时尽量饮用白开水、茶水,不要饮用果汁等饮料。
寒露脚不露
节气变换,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顺应节气来调养。寒露过后,昼短夜长,保证每天多睡1小时,可以解秋乏。秋风肃杀、秋雨绵绵,须防止寒邪伤人。中老年人除了要适当添加衣物外,穿好鞋袜保证足部温暖也尤为关键。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是强调这一点。
“建议中老年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泡一泡脚,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泡完脚别着急,最后再按摩一下脚底的涌泉穴,大约5分钟的时间,就能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经常揉按涌泉,应对失眠、疲劳及怕冷等,均有较好疗效。”王绪前说。
膏方强身体
中医认为秋冬是收藏的季节,在秋冬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适度进补,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秋冬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阴阳气血津液得到补充,身体能够重新进入一种平衡的状态,使人增强体质,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还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体质特征,通过秋冬的调理来改善体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而膏方自古以来一直是秋冬进补独具特色的手段之一。
“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他们平时虽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而致身体虚弱;二是慢性疾病患者,像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贫血、腰腿疼等;三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四是康复期的患者等,这些人比较适合膏方养生。”王绪前表示,秋季调养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也为抵御寒冬的侵袭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