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权健事件”的影响愈演愈烈,监管部门接连开展和发布了了诸如“百日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严厉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 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
行业的阵痛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保健品实施备案制,让保健品整个市场在迎来春天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该行业的竞争。
对国内保健品的不信任危机,大大促进了海外并购趋势的发展。事实上,在海淘和代购品类中,保健品一直占据重要份额。本土品牌信不过,一些“外来的和尚”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心头好。
而且,这些国际大牌在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因为国际保健品品牌在中国主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2016年出台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和跨境电商税改使得保健品跨境电商面临税率增加和正面清单的双重限制与监管,这使得海外产品在我国销售渠道受阻。
于是,海外保健品收购潮应运而生。各大药企、乳制品企业纷纷瞄准保健品市场,通过并购海外企业以期进入庞大市场。并购海外企业,一方面可以延伸业务品类,拓宽消费者群体;另一方面,在发挥协同效应的基础上,海外保健品品牌可以激活国内空白市场与渠道。
国内市场的生产空间很艰难,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带来了致命的不信任危机。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中国的保健食品与国际并没有差距,但消费者已不再信任,只能换个身份再进来。
于是,至少造成了250亿资本的外流。数据统计,近5年来国内保健品企业累计在海外投资超过250亿元;规模以上跨国并购案超过20起,并购总额超过30亿美元。
疫情加速了线上渠道的发展,在后疫情时代,康养事业或者康养产业或发生根本性改变。例如在此次危机中,非接触经济、线上经济快速发展,消毒用品、消毒柜、提高免疫力的保健产品的销售会迅速增加。
事实上,市场并没有走衰。2020中国生理健康指数调查的几个数据——受疫情影响,84.7%的受访者开始加倍关注健康,63.2%的受访者更加敬畏大自然,43.9%的受访者很关心家人的健康,还有91.4%的受访者表认为疫情改变了他们以往不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充分说明了此次疫情使我们的消费观念和健康意识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