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所说“8000万营销人日思夜想的按钮”是什么?-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市场营销 > 叶茂中所说“8000万营销人日思夜想的按钮”是什么?

叶茂中所说“8000万营销人日思夜想的按钮”是什么?

来源: 互联网 类别:市场营销 2019年03月27日 12:03:00

导读:做任何事情,都有关键点。


***说,捉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营销当然也是这样:


你不可能同时做好20件事情,你的资源是有限的,精力当然也是有限的。


任何企业的任何阶段,其关键的营销行为都只有一两个,如果我们能够把资源集中于关键行为,哪怕进行小小的触动,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个关键营销行为,就是“营销按钮”。 


马化腾认为腾讯的成功关键是产品体验,这是鹅厂的“营销按钮”,小马哥说:产品体验能不能打动人是最大的事,比一切都大。史玉柱做脑白金时候,认为广告是最重要的,自己必须亲自过问,其它可以不管;做征途时候,又认为产品是最重要的。广告和产品分别是脑白金和征途的“营销按钮”。雅客当年一飞冲突时,明星产品是它的“营销按钮”,而万达跑出“万达速度”的时候,“营销标准化”又是它的“营销按钮”。


营销按钮是营销的纲,纲举目张。最稳妥的营销就是,“把100%的资源投入到5%的关键事项”中去。 


按钮在哪里找?在消费者需求中,在供应链中,在市场竞争中,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消费者的头脑中。


营销要影响的是人的消费行为,我们绝大部分行为都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的反应,就像在身上装了开关一样,只要你一触动,我就会“自动自发”的进行模式化反应。


这种模式化反应是长期进化形成的,比如从众效应:当我们的原始人祖先外出,碰到危险野兽时,90%的人往东跑,10%的人往西跑。从概率上计算,往东跑的人安全的多。经过几十万年进化,标新立异往西跑的人都被淘汰了,作为往东跑的多数者的后代,“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成了种在我们基因里的行为模式,否则我们就会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虽然到了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少数人在各自领域比多数人掌握更多信息,有更深理解,更专业,“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情况越来越多,但让我们相信“10%的正确的,90%的人是傻子”还是很难的。


人要对抗这种模式化反应很难,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没有必要。


如果营销人能够掌握这些启动消费行为的“按钮”,就能让你的用户成为忠实的“剁手党”,即使是千手观音也不够剁。


“从众效应”、“切尼科效应”、“对比原理”、“光环效应”、“权威效应”、“一致性原理”等心理学著名原理,都有可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营销按钮。


 


这还不够。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我们要了解“司令部”如何发出指令,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快速有效影响消费行为的方法。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光会讲道理”。那是因为大脑中的情绪中心,离“指挥中心”更近,更能有效营销人的行为。


市场是群体化的,情绪化是群体的基础。我们要知道,市场从来和永远都不会理性,只能用新的感性代替旧的感性。就像股市,永远是贪婪和恐惧的交替,所以,在市场营销中:


感性比理性更有效


具象比抽象更有效


煽动比说服更有效


视频比图片更有效


图片比文字更有效


讲故事比说数据更有效


对比比单纯说明更有效


个案比事实罗列更有效


……


叶茂中说:如果我们只有一颗***,它只能消灭一个敌人,那我们就把这颗***打入敌人的***库,炸他个人仰马翻。


相对于理性认知,情绪是个易燃易爆品。刺痛你的,也能刺痛更多人,激怒你的,也能激怒更多人。互联网时代,与其说是在做“内容”,不如说是在做“情绪”。


燃烧的情绪带有强烈的传染性,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而冷冰冰的理性内容不能。没有人愿意传播你们家的产品有多好,但我们都会忍不住分享产品和品牌带给我们的情绪体验。


而相对于情感中心,本能中心又是更强大的力量。


面对欲望刺激,人的抵制能力要比自己预期低很多,一旦欲望被激起,人的行为反应也比预期不冷静很多。


“口水营销”一直是食品企业的营销利器,而社交产品总是从暧昧入手。


而本能中心的按钮中,最厉害的则是社会本能按钮。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没有消费,消费从来都不是个人的事,而是相对于他人的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