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产业潜力与乱象并存 亟待提高准入门槛-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动态 > 养生产业潜力与乱象并存 亟待提高准入门槛

养生产业潜力与乱象并存 亟待提高准入门槛

来源: 新华网海南频道  类别:行业动态 2010年12月16日 12:12:00

88蓝保健品招商网资讯导读:记者从日前结束的海南国际养生论坛研讨会上了解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人们对休闲、养生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专家认为目前养生产业管理混乱,但是市场前景广阔,亟待政府相关部门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监管,使其良性发展。

    --现代养生产业发展机遇无限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对健康、养生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专家认为,我国养生健康产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

    按照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如果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社会将进入休闲消费、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200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其中,北京、上海、浙江等9省市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这将带来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万峰说,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将促使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制造业向休闲、旅游、养生、康体等新兴产业升级,并产生诸如“候鸟式旅游”和“医疗养生”等新的消费形态,与之相伴的现代养生、健康体检产业,以及慢性病管理与基因检测产业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养生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费占总支出2%以上,而中国只占0.07%。中国人的养生保健类产品的消费平均每年31元,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中国养生保健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有学者指出,我国养生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 如果按这个比例核算,中国养生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最保守估计也将有6000亿元—8000亿元的市场潜力。

    海南岛养生科学与旅游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俊杰说,从文化角度上来说,养生的理念可覆盖到影视、网络、书籍、绘画等众多领域;从实业角度上来说,养生的理念也可以进入食品、保健品、药品、生活用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制造等多种行业。因此,“涵盖了如此多行业、领域的养生健康产业一旦形成,其带动效应更是惊人。”

--利益驱使下的养生产业乱象横生

    居民的养生需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养生产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众多企业、机构、“名医”一哄而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规范,目前我国的养生健康产业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

    首先,许多中医养生理论被夸大和扭曲。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孙书椿说,养生基于中医理论,很多观点被媒体和个别“名医”夸大、扭曲。在他看来,目前许多“养生”理念,就是为了赚钱,所谓的食疗、中医按摩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他说,养生是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一套使人延年益寿的学问。“现在一些养生名人所说的食疗,只是中医饮食养生方法中的一部分,除了食疗外,还有食养、食补、食忌等。” 

    卫生部健康首席专家洪昭光也认为,中医养生的作用,被许多别有用心的人做了虚假宣传,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又因为看病难、看病贵,使许多老百姓更容易相信这种“价廉物美”的灵丹妙药。他说,国内对于养生产业的监管严重缺失。养生是一个很完整的系统,包括精神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等许多内容。

    其次,国内养生职业资格认定处于空白期,使准入门槛过低,助长了养生业的混乱局面。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风楼说,目前国家并未认可养生师这种职业资格认证,但是在如今的养生市场,人们总能看到各类养生师的身影。其实目前,有正规学历和养生专业知识的专业养生师非常少,全国也就只有几百个。我国高等院校曾经开设过养生专业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

    据记者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84年,开设了中医养生学的课程。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开设养生学课程。随后三年,该学院招了三届中医养生专业学生,每届30多人,但当时的养生市场并未成熟,该校养生专业的招生时断时续,进入21世纪后,这个专业被取消了。

    “正是专业养生人才的奇缺,反而给了现在这些养生人士机会。目前所谓的养生人士也就是一些养生爱好者。”张风楼说。

    第三,养生产业变成商家促销的标签,学术界的养生概念尚未理清,就受到商业化的炒作,使养生产业的发展显得异常混乱。洪昭光认为养生与医疗不同,养生是文化,而不是技术,不应该过度商业化。“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养生是‘道’,而不是‘术’。”对于养生理念,他认为是一门“信、达、雅”的学问,从业者需持严谨、准确的态度,做到养生理论通俗、易懂,有哲理。

    洪昭光说,因为趋利心态,普遍把养生业的关注点放在商业盈利上,很少有人去扎扎实实地研究,并把中医文化和国学文化正确应用在消费者的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上。“实际上养生是一门学问,只可正说,不可戏说,更不可胡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