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中药温和、没副作用,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咱老百姓不懂这些,听别人说“清肝明目”、“排毒养颜”,就跟着吃,结果吃了几年,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才后悔,那可就晚了。
整理了一下,哪些中药看着像补品,其实暗地里伤肝最狠,还有几个适合日常养护肝脏的小方法,都简单实用.
先给大家泼一盆冷水:中药确实有伤肝的风险。
可能你听了不太愿意信,毕竟咱中国人用中药几千年了,怎么可能伤肝?但你要明白一点:药是药,食是食,不是所有中药都能随便吃,更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尤其是一些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或者萜类、黄酮类有毒成分的药材,长期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还会引发肝衰竭。
1.何首乌。
这个大家都熟吧?黑发、补肾、抗衰老……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可你不知道的是,生何首乌毒性大,炮制不当或长期服用,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国家药监局早就提醒过,含何首乌的保健品不能随意服用。
2.雷公藤。
这个药在民间常用来治风湿、关节痛,但它其实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它里面的活性成分虽然抗炎止痛效果不错,但对肝肾都有毒性,普通人根本控制不好剂量。

3.川楝子。
理气止痛的常用药,但你知道吗?它里面含有苦楝素,吃多了会引起恶心、呕吐、肝酶升高,严重时甚至肝坏死。
4.千里光。
有的人喜欢拿它泡水治眼疾,但它的毒性成分就是刚才我说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这种物质会破坏肝细胞,引起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后果很严重。
5.广防己。
过去用于祛风除湿,后来发现它含有马兜铃酸,这可是明确的致癌物,已经被国家禁用了。但有些地方还在偷偷用,得注意。
既然说了哪些不能吃,那我也得给点正向建议:
第一个是枸杞子。清肝明目、养肝滋阴,每天一小把泡水喝没问题。但注意别贪多,一天10~15粒就够了。
第二个是决明子。适合肝火旺、眼睛干涩的人,偶尔泡水喝可以清热降火,但体质虚寒的要少用。
第三个是菊花。也是清肝明目的好搭档,和枸杞一起泡,对熬夜、上火引起的肝火旺盛有帮助。
1.不要长期服用任何中药
哪怕是补药,也不能天天吃。身体不是机器,需要休息和调节。
2.用药前查清楚来源和安全性
有些药材市面上真假难辨,买到劣质或加工不当的,风险更大。
3.有基础病的尽量少自行用药
比如本身有慢性肝病、乙肝携带者,吃中药更要谨慎。
4.定期体检,关注肝功能指标
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这些数值,能第一时间反映肝脏有没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