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流鼻涕,中医有妙方!早试早舒服,再不怕鼻子遭大罪
来源: 互联网 类别:健康养生 2025年05月05日 08:05:01
阳春三月,大好的春光吸引了不少人外出踏青。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就不太好受了,鼻子又塞又痒不说,时不时还打一连串喷嚏,着实难受,这可如何是好呢?
应对过敏性鼻炎,中医有妙方
过敏性鼻炎,病因复杂,跟环境、基因都有一定关系,很难根治。
中医认为,鼻炎常见症状,如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等,属于中医里的表寒证;往往在受寒或季节变化时发作,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是为虚证。
这种情况,中医六经辨证以表阴证(少阴病)为主;要治它,其一是祛寒,其二是升阳、补阳。具体到不同的患者,对应的中药方也不一样——
怕冷疲倦型
这类人群平时出汗不多或正常,明显怕冷,一到秋冬天就手脚冰凉;一受凉就容易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面色比较苍白,人特别疲倦,容易犯困,没有精神。
可以试试麻黄附子细辛汤。此药方中,麻黄能解在表之寒,附子温里,可以振奋人体的阳气,是驱散寒邪、鼓邪外出的关键。
涕泗不止型
这类人一旦鼻炎发作,鼻涕就像水一样滴滴答答往下流,止不住,如同水龙头关不严。这些症状,是寒气重的表现,需要解表散寒饮。
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有风寒、内有水饮的经典方剂。其中,麻黄和桂枝相辅相佐,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平喘咳;干姜、细辛可以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炙甘草可益气和中。
药方:麻黄(去节)10~15克,芍药10~15克,细辛3~6克,干姜10~15克,炙甘草10~15克,桂枝(去皮)10~15克,五味子3~6克,半夏10~15克。
外寒内热型
除了上述适用小青龙汤的症状,还出现了明显的热象,如鼻涕黄稠,口干心烦,舌苔黄、脉滑或数,则多属于外寒内热,要用到大青龙汤。
对比小青龙堂,大青龙汤里麻黄用量较大,药效较峻猛,服用后发汗猛烈;若是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如病人、产妇、久病、大病患者,一定要慎用。
药方:麻黄(去节)18克,桂枝6克,甘草(炙)6克,杏仁(去皮、尖) 40粒,生姜(切) 9克,大枣10枚。
服法:服用后一出汗即停药,不可过量服用,以免损伤阳气。

赞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88蓝保健品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88蓝保健品网)原创,版权归88蓝保健品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