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遭“假药”“忽悠”质疑!直销企业如何力挽狂澜?-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政策法规 > 益生菌遭“假药”“忽悠”质疑!直销企业如何力挽狂澜?

益生菌遭“假药”“忽悠”质疑!直销企业如何力挽狂澜?

来源: C营销 类别:政策法规 2023年03月31日 08:03:37

 

益生菌已经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营养类产品了,尤其是在网络经济时代,益生菌不断升温,伴随着市场的扩张,行业乱象也层出不穷。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曾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文《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称目前“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此言一出,益生菌销量飞流直下。

对此,小C觉得,饶校长更多地表达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消费者认知的益生菌本就不是医药类产品,假药其实无从谈起,并且益生菌领域已经步入深入研发的领域,肠道菌远景很吸引人,面对乱象,益生菌确实也“仍需努力”。

在我国在益生菌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益生菌市场逐渐细化,对于直销企业,如何在细分市场占得先机,传统行业的案例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

“益生菌无用论”VS“益生菌万能论”

益生菌近几年可以说是大火。根据专业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222亿元,至2017年上升至553亿元,年均增速约为18%,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20亿元。

随着益生菌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下,让很多企业都开始布局、发力。像我们所熟知的蒙牛、伊利等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包括直销行业内的几乎所有企业,都在益生菌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上布局。

市场的扩张加速了问题的爆发,加之政策尚未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够,整体的标准不细化。从而导致益生菌概念使用不当、核心菌株模糊不清、功能性质难以达到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就提出了一份《关于深化我国益生菌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益生菌标准法规建设的建议》。

 

《建议》中明确表示,“益生菌无用论”和“益生菌万能论”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益生菌的评价和在食品中应用的确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建立《益生菌》国家标准、强化益生菌功效性与产业化技术瓶颈研究、科学引导并创造高质量的益生菌科普作品,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这样,益生菌领域才能良性发展。

益生菌市场细分进行时

基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着益生菌概念使用不当、功效作用难以科学界定、产品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大多数的消费者还停留着益生菌仅用于肠道菌群调整的认知上,对于益生菌科普教育和更精细化、精准化的产品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益生菌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功能进一步精准化。同时建立健全配套、与国际接轨的益生菌行业的国家标准。让益生菌相关产品更立体化,真正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不是品牌方自吹自擂的独角戏,这样才能倒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研发力度,未来的益生菌市场上,优质的细分产品,才是突破局限,抢占市场的取胜之匙。

直销行业如何师夷长技?

益生菌类产品是直销企业非常常规且非常熟悉的品类,但也正是觉得太过常规,大多数直销企业都犯了整个益生菌行业相同的问题,既想让单一产品覆盖受众多一些,又想让产品的效果有针对性,这反而成了产品的局限性。细分,还得是细分!想要在益生菌产品上有所建树,直销企业可以看看传统领域成功的案例。

Wonderlab资深研发科学家范罗嫡先生就谈及过他选择原料的出发点:首先,积极去寻找临床上验证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案;其次,对消费者的洞察对于产品的成败尤为重要,科研投入要始终致力于消费者痛点及需求的透彻洞察。

对于科研上的突破,传统行业也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携手药业品牌,共同研发和孵化产品,利用医药企业强大的医药研发技术,赋予益生菌药级的能量,推动益生菌健康产品在技术创新、生产研发上取得领先级的突破。

对政策趋势和行业标准的把握,更要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根据目前现有的政策,以及未来可能会推出的标准,直销企业要带着主动预判的能力率先出发,在现有技术实力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益生菌产品更加细致的分类。

 

目前的益生菌产品,除了常规的关注肠道健康之外,在口腔健康,助力睡眠、美容吸收等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嗅觉敏锐的企业也已经与时俱进地推出了相关产品,自然阳光在2022年推出西梅后生元饮料之后,自然阳光近期就全新推出了助力睡眠的“千觉百寐后生元压片糖果”,并以后生元这个益生菌4.0级别的原料,进一步为产品注入新的价值。

益生菌千亿大健康的风口仍在眼前,学界、商界需要共同努力,既不忽悠消费者,也不自己忽悠自己,继续探求经科学验证的生物科技解决方案,这个市场才能永续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