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传统美食月饼陆续开始上市,各大商超的月饼专区已经陈列完成,等候消费者选购。今年的月饼市场备受关注,源于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月饼包装提出了具体“瘦身”要求,新规将于8月15日起实施。
中秋月饼抢鲜上市
《中国食品安全网》走访北京周边超市发现,大量月饼已经上架超市的核心区域,散装月饼与礼盒装月饼分别摆放。从月饼品种来看,目前上市的月饼以传统馅料为主,五仁、豆沙、黑芝麻、蛋黄等口味的月饼居多。从价格来看,散装月饼价格在3.3元/100克~15.8元/100克不等。礼盒装月饼的价格则多在100元~400元之间,400元以上的月饼礼盒并不多见。
从月饼包装看,散装月饼更适合家庭消费场景,包装以简单方便为主,多为一层包装纸和一个塑料包装袋。而今年的礼盒装月饼以纸盒和铁盒装居多,往年皮革、丝绸、红木等包装的“奢华”月饼礼盒暂未看到。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来说中秋节的前两周是销量高峰期,目前购买月饼的消费者以尝鲜为主,购买散装月饼居多,随着中秋一天天临近,礼盒装月饼销量会逐渐提高。
新规强制月饼“瘦身”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寓意团员美满。月饼虽是节令食品,却不影响其具有稳定的市场规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指出,我国月饼市场规模稳定在200亿元左右。而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月饼礼盒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预计2022年中国月饼礼盒销售额仍保持增长趋势,同比增长11.8%。
带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除了作为食品的食用属性,月饼还被赋予了礼品属性,随之而来的是月饼包装日益“华丽精美”,过度包装的现象逐渐加剧,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发布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进行技术要求,并将于2023年9月1日实施。今年5月发布的第1号修改单重点对月饼和粽子包装要求进行细化,将于2022年8月15日实施。
修改单具体内容包括:减少包装层数,将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压缩包装空隙,将月饼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7,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42%;将粽子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5,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58%;严格混装要求,规定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等。
监管部门拟开展集中整治
随着中秋临近,各大商超月饼销售火热起来,各式各样的月饼开始进入消费者视野中。8月4日,面向一线执法干部开展的第二期市场监管执法稽查“云课堂”活动开讲。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中秋、国庆两节即将来临,市场监管总局拟研究制发通知,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月饼过度包装和严肃纠治“天价”月饼。
8月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将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联合对月饼过度包装进行消费监督。
具体内容包括,在本年度月饼销售期间,中消协将发动分布于全国的中消协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在节日期间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督。志愿者在中秋节前对网上、实体店铺销售的月饼,采取有针对性地浏览比较和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发现、汇总可能存在的过度包装月饼和组合产品搭售行为。同时,中消协还委托专业公司开展“扫网”行动,进行覆盖性调查,及时收集线索、发现案例,并于调查结束后面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如何判断月饼是否过度包装
月饼的本质是食品,近年来大家越来越看重包装所带来的“附加值”,而忽略了月饼本身的食品属性。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逐渐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及,让月饼回归食品本身成为一项共识。
消费者在日常选购月饼的时候,如何判断月饼礼盒是否“过度包装”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算”来简单判断。
“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
“二问”,就是在不拆开包装的情况下,问清包装层数,判断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是否超过了三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是否超过了四层;
“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以上三方面,只要一个不过关,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