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将旧版的六条“核心推荐”改为八条“膳食准则”,其中新增了公筷分餐,杜绝浪费等内容。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又能预防食源性疾病传播,是关爱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文明体现。
为了促进公筷使用,提升餐桌文明素养,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拟提请6月下旬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5月10日,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倡议使用公筷公勺的决定》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启动常州市倡导使用公筷公勺立法。而《中国食品安全网》通过梳理发现,此前全国多地发布倡议书,呼吁市民和餐饮机构使用“公筷公勺”。
迄今为止,专门针对公筷使用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比较鲜见,此次宁波、常州拟对公筷使用立法,具有示范意义,或将推动公共餐饮场所的公筷使用,推动文明用餐。
宁波、常州拟为公筷使用进行专门地方立法
上海、北京等地要求餐饮企业配备公筷公勺
商务部于2021年发布了《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对使用公筷公勺提出要求,对于合餐顾客,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
《中国食品安全网》通过梳理发现,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先后发出倡议,号召人们在围桌合食之际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分餐而食,做“公筷分餐”的先行者。
5月16日,漯河市城市管理局向市民和餐饮单位发布“使用公筷公勺 文明健康用餐”倡议书,号召大家自觉、规范使用公筷公勺,做文明餐桌的践行者。
2020年6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其中针对公筷发起了倡议性规范:提倡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餐饮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公筷公勺,有条件的应当推行分餐制,引导消费者文明健康就餐。今年4月19日,首都文明办联合市商务局等部门,在首都粮食博物馆举办“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主题宣传引导活动,再次倡议使用公筷公勺坚守餐桌礼仪。
2020年1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实施,按照《条例》要求,将公筷公勺、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纳入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中,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提供公筷公勺服务,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制定分餐制服务规范,并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落实要求。今年2月,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等4部门联合向全体市民发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聚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
2020年6月,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成都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制定了《成都市餐饮业公筷公勺使用规范》,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100%配备并提供公筷公勺。去年9月,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再次发出倡议,号召市民践行文明餐桌,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各餐饮单位要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勺,并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
做“公筷行动”文明餐桌礼仪的践行者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家的公共卫生意识普遍提高,推广使用公筷已具备广泛社会共识,国家有关部门也发出了使用公筷倡议文件。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纷纷号召餐饮企业,积极参与公筷使用推广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各地除大力推行分餐制、倡议使用公筷外,有的还将使用公筷纳入地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并通过制定公筷使用与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引导人们自觉使用公筷,破除用餐陋习。
此次,宁波市拟以立法的形式将“公筷使用规定”升格为地方性法规,不仅将有力促进公共餐饮场所的公筷使用,甚至还将影响和带动家庭用餐习惯的根本性改变。
《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草案)》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配备公筷的,由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将相关信息依法纳入行业信用体系。通过明确罚则,强化立法,能倒逼餐饮服务场所将公筷变成“标配”,有助于守好食品安全底线。对公筷使用立法,能让人们意识到使用公筷不仅仅只是公德问题,还是个严肃的法律问题。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习惯,做“公筷行动”文明餐桌礼仪的践行者、推动者,引导新风尚,行文明餐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