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正是季节转换之时,此时人们的身体也面临“换季”。
按摩督脉预防传染病
季节交替之际,感冒患病的人数常常直线上升。天气转暖后,市民要逐步增加户外运动,吸收天地之精华来补充阳气。老年人运动,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宜。肢体不要过于裸露,以防着凉和损伤关节。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还可以经常按摩或者艾灸督脉和百会穴等,对预防冬春季传染病和强壮身体有益。
踏春赏花调畅气血
春天是精神病发病和加重的红色预警期。春季易使肝旺而影响情绪,肝气郁结就闷闷不乐,肝火旺盛就急躁易怒。
因此,春季养生要顺应肝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养肝又先要舒畅情致。
不开心时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使气血调畅,精神愉悦。有精神疾病的人群要提前进行季节性防治,避免精神受刺激。
山药大枣养肝健脾
换季后,无论饮食还是药膳都宜以平补为原则,可选用清淡温和的中药材来疏肝养血、补益中气,如枸杞子、黄精、沙参、西洋参、麦冬、黄芪、当归等,帮助养肝、补足体内阳气。
中医学认为,酸味入肝,摄入过多,很容易导致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这也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所以春季进补应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防病保健。
“甘味食物”首推大枣和山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将大枣、山药、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
健脾养胃可常揉按足三里,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 夏仲元
(来源:当代健康报)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