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存日益艰难,老板们也是面色暗淡,愁眉紧锁。
对于他们来说,是按兵不动,蠢蠢欲动,还是伺机而动,考验着老板们的生存智慧和经营理念。
著名的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1994年曾经写了部畅销书《基业长青》,没过几年,那些本该“长青”的企业,挨个倒闭或惨淡发黄了;之后他作了深刻反思,2001年又出版了《从优秀到卓越》,可没过几年,那些本该卓越的样板企业,又惨淡发黄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搞得柯林斯都不敢再写书了。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我们总想偷懒,试图复制别人的成功,所以,不时有管理学大师高呼发明了企业经营的“成功之道”,结果却总被证明是在“刻舟求剑”。
哈佛商学院的唐纳萨尔曾说过一句话:
外部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时,昔日的成功模式可能成为今日的障碍。
记得二次大战时,日本的经济曾落后于欧美15到20年,但它仅用了25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工农业生产跃居世界发达国家前列,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奇迹。
探讨日本经济成功的经验,这与他们面对危机时的坦然并寻求主动克服与变革有关。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身的企业,小农经济的影响带来的行为上变化就是缺乏创新和开拓,面临外向型多元格局的经济风云,意识上似乎还未得到充分的唤醒。
我们都知道,日本百年以上的企业有3.5万家。中国有多少家?据说只有5家。瓦房店轴承集团在中国发展了80年,作为制造企业,已经很了不起,据说当初还是日本人在中国建的第一家轴承厂。但是,在日本,像瓦房店轴承集团、像江南造船厂这样的资深制造企业有太多。
为什么3.5万家百年企业可以在日本存续下来?道理很简单,就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不盲目地扩大投资。做好本业是日本企业长久的秘密。
当前经济的增长其实存在着致命的结构性缺陷,这也就意味着,增长的长期前景是脆弱的。危机无时无刻威胁着我们,面对危机来临如果普遍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策略,将会招致难以估量的损失。
为此,中小企业只有去开发更多具有话题性和影响力的内容产品,去建立商业生态系统,去整合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促进优势的再生才最终有话语权。虽然平时许多企业一直顺风顺水,造成很多细小但是致命的问题却往往被企业所忽视或者还没有解决的紧迫感,但经济危机到来后这些细小的问题瞬间变成致命的枷锁,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生存。我们就要趁着这个时期把这些平时所谓的小问题找出来,一个一个的解决它们,譬如生产中的脱节,资源的重叠浪费,人员的不合理搭配,再者就是员工忠诚度等等。
实际上,企业在这个时期面对的困难不只是领导者一个人的困难,是所有员工的困难,企业家不要把经济危机变成自己的危机,要让员工知道这个危机是大家的危机,让他们知道只有大家和企业绑定在一起才能成功度过它,想要顺利度过难关并实现企业及自己的就价值需要得是全体员工的一起努力。经济危机不止是对企业的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对员工的一个考验。
当前,虽然环境极其恶劣,但企业应该拥有足够的信心。
信心是一切的基础,有信心才能够渡过难关。谁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有机会生存下去。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加上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是过冬的重要保障。
当企业拥有足够的信心时,并积极地行动找准发展定位,实现战略转型。趁着在“冬天”里的时机,去整合力量,从研发聚焦、生产聚焦,到推广聚焦、内容聚焦,改变我们企业在整个国际价值链当中,始终处于低端、被动的地位,发展的层次非常低的现状,向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在精益和柔性生产领域投资、增加优势产品的产能、行业结盟应对挑战。
不少企业老板,以往处在一个线性的思维方式上,遇到低增长、遇到波动想到的是减库存、减成本,熬冬天,熬一熬,希望能够熬过去。事实上,未来所有的机会都不是从历史的周期的变动中来的,是从结构性变化来的。改变线性思维模式变成结构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企业家能够成功的第一点。
当前面临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根本的变化,是要从一个线性的、一个周期性经营的环境,走向一个结构性的面的颠覆性的破坏的环境。
因此,企业要想在一个变化的未来赢得竞争,第一件事是改变线性思维方式,走向一个面的结构性的思维方式。因为未来的一切,一切的机遇都在面和结构之中产生。
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除了政府不断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外,关键还是在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规范管理。就是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当前那些成功企业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就是“四化”。
一是全球化。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更是规则、标准的全球化。只有站在全球的高度,瞄准世界领先的规则和标准开展创新、加强管理,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实力,竞争制胜。
二是数字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不仅可以使这个世界变得“赤裸裸”,而且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就是人们常说的“互联网+”。当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催生新的业态、新的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
三是法治化。依法治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企业要把生产经营做好,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守法诚信。实际上,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必须守法诚信经营、治企、维权。这不管是在企业层面来看,还是在社会层面来看,就是一种转型。
四是精益化。现在的消费者,追求的是产品、服务的高品质和高效益。这或许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初衷。要把企业做好,很重要的就是要在专业技术、生产流程等方面做精、做专,确确实实有别于他人,超越竞争对手。当然,在经营组织方面,也要确实做到位,不断提升管理效率。
因此,企业必须从现在起,进行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化,激活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经营企业,为用户创造最好的价值,特别是解决用户的“痛点”;二是内部市场化,激活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经营企业,建立大公司小团队的经营机制,以最小的经营单元直接面向市场。
几乎所有的企业老总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有一天能够在行业内做大、做强,把自己的企业做成百年企业,让自己的品牌成为百年品牌。如果说差异化竞争让企业得以生存,那么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做强做大,那就不是单纯的差异化营销能够解决了。中小企业需要借力,自已再加力,这样才能双保险,那么,中小企业到底往哪走呢?
做减法。
在一个趋势干掉规模的时代,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对于今后的企业的战略来说,目标不是做到多大多大,而是做精。以前的企业是越做越宽,今后企业一定是越做越深,要做就把一个行业做彻底、做极致、做到具备不可替代性,此时不仅牢牢抓住消费者和客户,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定价能力。
为此,带领团队对一些客户业务结构进行了全面梳理,压缩、剥离了不重要的业务,突出了重点和潜力业务,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出发,帮助中小企业整合资源、设计流程、优化模式、构建业务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变身高富帅。
现实中可发现,许多中小企业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优势,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就不懂战略,所谓的战略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或打算,走一步看一步是绝大多数老板的做法。他们成功了不知是怎么成功的,失败了不知是怎么失败的例子非常多。多年来一贯制甚至很多时候都重复以往的模式和经验,对市场的需求变化缺乏敏感性,在自身资源达不到的情况下,没有寻求合作的意识,创新动力不足,眼光还只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存或小富即安上,所谓的控掘自身潜力,日子过得很艰难,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有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势。
做加法。
竞争的残酷性和多元化发展,使得企业在这方面有了较高的觉悟,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市场的拓展、产品的研发、质量的提升和财务管理,通过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慢慢发展,也有了借势借力、整合资源的想法和打算,有变革和创新的决心,但行为方式上快慢不等、决策水平有高有低。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低下等是企业家最为痛苦和烦恼的核心问题,而中小企业的工作逻辑就是制造故事生产内容,要有媒体属性,要想方设法建立“人联网”,关系链要成为供应链、价值链。
互联网时代,企业做好品牌营销就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让品牌传播的内容可被消费者参与;而是要让品牌营销内容易于被社交媒体分享。
自从可口可乐掀起了“昵称瓶”风潮,2015 年,更多的产品开始在包装上下功夫。比如:中、美两国的士力架都以“包装”为出发点,在包装上印着各种有关「饿」的话。
今年,美国版士力架新包装上印有21种因饥饿产生的各种症状。这些词语有:戏剧化的(Dramatic)、瞌睡的(Sleepy)、呆滞的(Spacey)、迟钝的(Loopy)、暴躁的(Cranky)、抠门的(Curmudgeon)、傻傻的(Goofball)、傲慢的(Snippy)。绝大多数是略带贬义。
顺应这个包装,线上:士力架在 Twiiter 上发起了“你饥饿的时候你是什么?”的小调查。粉丝可以登录相关网站,选择饥饿时的「自己」,然后通过上传照片合成恶搞头像,打上 #eatasnickers 标签,最后分享在士力架相关网站以及社交网络上。线下:士力架成立了一个临时“饥饿急救中心”,有接线员接听粉丝的电话。粉丝可以向接线员描述自己朋友饿时的各种症状,接线员会派出快递员,给朋友送上相应的士力架。
印度精品茶 Manjushree 把茶盒做成了书。每种茶配一段相应的小诗或小说。当人们饮茶时,靠茶的热气蒸腾,茶盒上的字就会呈现。
Manjushree 的精心之处还在于,为每款精品茶甄选了与其特点、风味对应的小说或诗歌。这些小说或诗歌统称为“茶故事”,只有当你安静地享用一杯热茶时才能阅读。
《企业未来发展的7大趋势》,可以带来不少借鉴启示:
1、过去靠员工体力,未来靠员工脑力;
2、过去靠员工加班,未来靠员工创新;
3、过去靠老板魄力,未来靠团队魅力;
4、过去靠金钱驱动,未来靠使命凝聚;
5、过去靠经验管理,未来靠流程复制;
6、过去靠产品独步,未来靠服务横行;
7、过去靠关系人脉,未来靠资源互联。
加法经营和减法经营是传统经济发展的常规模式。
做乘法。企业的乘法经营则具备知识经济的特征,尤其是现阶段流行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它也是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特别推崇的一种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通常以建立良好的资源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资本运营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轻资产模式扩张与以自由资本经营相比,可以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与更持续的增长力。
特点:资产规模——倾向于小;资产质量——倾向于精;资产重量——倾向于轻;资产形态——倾向于软(无形);资产投入——倾向于少;资产价值:静态或分散时——小,动态或整合时——大。
轻资产运营的要件:基础——核心能力;依托——智慧(知识);利器——品牌;要素——客户关系;法宝——业务外包;要务——质量控制;关键——业务整合;捷径——价值链定位。
在乘法经营中,企业家不再局限于自己有多少员工,有多少设备,没有围墙的“虚拟经营”是其显著特征,企业家借助资本的力量,对行业进行整合,力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财富增长高速化。企业拥有资本,可以进行宏观的市场布局,充分整合行业的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未来,服务产品化将是重要的趋势,通过技术化、产品化的工作提升营销管理的效率是提升企业商业价值的基础。为此,借助社会商业性渠道网络优势和风险投资带来的放大了的资本效应,快速复制和并购、重组,创造出一个财富神话!
由此可见,你的企业到底往哪走是必须尽快明确的,即使已经在做的,面对新形势是否应该调整或者有变革的决心等等,已容不得半点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