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沉迷于买保健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时不时还登上社会版头条,让人唏嘘:青岛一位60岁老人花10万元购买保健品后被坑,留下遗书在海边自杀身亡;重庆一大妈为了买保健品,耗尽老两口节俭一辈子省下的30多万积蓄,导致老伴重病无钱医治……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轻则失财,重则丧命,将保健品(包括医疗器械)推销,比作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传销”,可谓恰当。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老人热衷买保健品的心态:害怕生病,认为花钱买健康值得——也有点闲钱; 心理空虚寂寞,渴望得到认同与关爱,而子女们不是太忙,就是没有共同话题。我们也知道促销员的套路:先花式打“免费”旗号,免费讲座、免费领奖品,吸引老人参与,而后对老人各种嘘寒问暖、体贴入微,让老人不买都不好意思。最后,即便发现上当受骗,老人们也缺乏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但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问题。
去年,澎湃新闻曾报道浙江大学心理学退休教授黄勤,沉迷买保健品19年,先后花费了40余万元。按理说,这是一个剖析老年人沉迷买保健品的典型案例,因为它至少说明,学历高、经济宽裕、家庭和睦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可能落入陷阱。反过来说,那些各方面不如黄勤的老人更容易成为受害者,更应当引起警惕。可是,对此新闻,很多人表达的是“心理学教授还上当,还要19年才看破,呵呵”类的挖苦讽刺言论。
人对生命与健康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本能,尤其是在身体机能变差的老人,这种心理会变得尤为强烈,这是不分学历、身份、阶层的。在这点上,保健品促销员对老人心态的洞察,以及采取的“低姿态”,拉近了他们与老人的距离,让老人不知不觉打消了戒备心理,逐渐建立信任,这是保健品骗局屡屡成功的心理基础。等心理上的信任变成情感上的依赖,再想拉老人回头就难了。
我们总是批评老人做得不对,却很少耐心教教他们怎么做才对。比如,熟稔上网的你,可以轻松获得保健品骗局的新闻和防范信息,可以随手转发或直接告诉父母与熟悉的老人;为父母订阅正规的医疗保健报刊杂志,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最简单的,你多打一个电话,父母就能少接一个骗子的电话;你多回一次家,父母就少一分孤独;你多带父母去做次体检,他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有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才能对错误的脱敏。
你可以做的,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