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的淘宝与天猫似乎一家独大的时候,京东依靠自己的独特模式逐渐成为了电商市场的生力军。不过,网络零售市场的规模只有5.16万亿的大小,京东就可以做到千亿规模。那么在汽车服务市场高达10万亿的情况下,要打造汽车服务的京东,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在公司成立三周年之际,车享CEO夏军就放出豪言:车享要打造千亿规模的平台,大有可期。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到2017,汽车电商行业获得资本高度关注,累计获得240亿元人民币融资。同时,消费者线上购车意愿不断增强,调研用户中37.5%用户倾向于线上购车。
而且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中国新车电商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新车销售的平台,而是贯穿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整个汽车生命周期。换句话说,汽车电商更大的价值是体现在新车销售以后的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高速增长之中。
这给了许多电商平台巨大的发展机遇。
不过,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仍然只是把自己看做一个单纯的售车平台,然而,单纯的售车平台没有可持续性,更欠缺消费者的忠诚度与消费粘性。
其实,在车享成立之初,许多人并不看好,因为当时许多资讯类的汽车电商平台与京东的电商平台正在汽车市场激战正酣。刚刚兴起的由生产企业主导的电商平台,按照互联网所谓赢家通吃的说法,又怎么会在江湖中站稳脚跟呢?
然而,车享有不一样的打法。
一个是从业务模式上,车享从单一的新车交易,拓展到了融合新车、二手车、零部件等多领域汽车买卖服务;从单一的线上交易,到打通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从单一的整车板块,到贯通整车、金融、维保等多板块服务。
车享的业务触角可以说是涵盖了汽车消费者的用车整个生命周期,车享在自己的用户群体中,几乎无处不在。
这一汽车服务生态链条,恰恰使得车享和消费者之间的捆绑愈发紧密,这恰恰也是车享差异化的电商模式。
有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车享就实现了整车自主4万辆的销售,营收实现35.7亿,“享定制”品牌实现了7248台销售;车享家从刚起步时的首批12城50家门店,做到了750家,覆盖80多个城市;车享配营收实现三倍增长,达到6.57亿;二手车去年进行了TO C端的模式迭代和进化,增长趋势很大。
这些数据让夏军敢于在许多汽车后市场服务电商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放言:未来三年,再造一个京东!
说到京东,不得不提京东的“三板斧”:死磕正品的用户体验;准时必达的物流体验;极致的成本效率优化。车享,除去具备这“三板斧”之外,还有“三杆长缨枪”:网络定制汽车产品;基于PC端与移动端互联网的线上线下融合体验;直营门店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最近,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CEO包凡在出席雪球的一个线下活动演讲时,提到了一个观点:中国的未来一定是新经济的未来,新经济是未来唯一值得赌的一个方向。
在包凡看来,所谓的新经济主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技术驱动;第二,创新的商业模式;第三,创业型的公司。
包凡还提到新经济的投资策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消费升级;三是产业变革。
包凡的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重视消费者的变化,因应市场变化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或者尽可能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的变化,是一个当前时代下的任何经济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电商平台成功的必然寥寥,这是因为电商平台中的绝大部分,并不以消费者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是把风投或者其它的资本提供者作为自己的客户。这样的电商平台又怎么可能成为百年老店呢?
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切实解决他们痛点的公司。现状却是,一方面线上优惠福利送得火热,另一方面线下承接的服务质量却让很多消费者“不爽”,门店少、不专业、不规范……消费者的一些痛点一样没有解决。很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倒下,都在表明一件事:发展要靠实干,而不是靠资本!
我自己最近也在创业,我其实对于风投资本并不是特别的看重,因为我希望能够做一家百年老店。
作为上汽集团下属的车享,拥有整车企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比如大量的汽车产品资源、大量的线下平台资源、大量的供应商资源等等。这正是新经济浪潮下的汽车电商必须具备的条件。
简而言之,在“汽车服务+互联网”的捞金大潮里,真正的大鳄绝不是靠资本供血的“猪”,而是敢于创新和实干的“牛”。在时下“新零售”理念的冲击下,谁能突围汽车电商当下的困局并成为领军者,答案也许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