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长期摄入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久坐不运动、肥胖或者家族遗传等原因都会导致高血脂的发生。

▲图源:网络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高达40%以上。高血脂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心梗等,具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降脂赛道发展契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仍持续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其中,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升高,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经超过4亿人。但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血脂管理,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2023年3月24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牵头发布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为便于基层医师更好地开展血脂管理,在该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将低密度脂蛋白推荐为首要的血脂干预措施,并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日常生活中降血脂的方法。这些举措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刺激降血脂药物市场的需求增长。
据统计,2023年全球降血脂药物市场规模约为265.9亿美元,并预计将从2024年的277.5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390.9亿美元。在预测期2025—2032年内,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约为4.37%。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降血脂类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常见降血脂药物及不良反应
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普罗布考及其他降脂药。
① 他汀类药物除降低LDL-C水平之外,其抗炎及抗氧化作用也与降低 ASCVD发生率相关。但大量研究发现,剂量较高时,患者耐受性较差,且容易发生谷草、谷丙转氨酶升高,增加肌肉不良反应率,还可能导致肌肉发生疼痛、炎症、横纹肌溶解等问题。
②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和海博麦布。依折麦布可使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18%~20%,海博麦布可使LDL-C水平降低16%左右。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一次性,主要表现为乏力、腹痛、腹泻等。
③ 目前获批上市的PCSK9抑制剂有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托莱西单抗和小干扰RNA英克司兰。英克司兰降LDL-C的幅度与PCSK9单抗近似,但作用更持久,注射一剂,疗效可维持半年;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或肿块、疲劳感、恶心、肌肉疼痛等。
④普罗布考有抗氧化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目前主要联合其他降脂药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以减轻皮肤黄色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还包括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失眠、耳鸣、皮疹、皮肤瘙痒等。此外,也可能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浆尿酸浓度增高等指标异常。
药物治疗在降低高血脂方面虽然方便有效,但不可避免地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副作用。相比之下,药食同源物质含有大量具有降血脂功效的成分。而且,服用药食同源产品不会像药物治疗那样产生副作用,更能契合消费者对于“天然、安全、高效”的消费需求。
探秘降脂宝藏
盘点10种降脂类药食同源物质
在药食同源目录记载的106种物质中,能够降血脂的有48种,包括葛根、蒲公英、桑叶、决明子、山楂、山药、紫苏、荷叶、莱菔子、薏苡仁等。
01 葛根
葛根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其水溶性固形物中约含有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豆苷、黄豆苷元、葛根素等。葛根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异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葛根素是最主要的功能成分之一。张茹等人研究发现,葛根素可以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并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例如,北京同仁堂推出的葛根苦瓜桑叶茶,能够辅助降血糖、血脂、血压;芙顺堂推出的葛根灵芝片,具有降血脂、护肝的双重功效。
02 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植物,其药用价值高,全草皆可入药,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胆碱、菊糖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高血糖、抗高血脂等药理作用。 郜怡雪等人研究发现,蒲公英总黄酮能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脂肪质量与血脂水平。市面上相关产品包括资一生牌红曲蒲公英绞股蓝片,经过科学配比,有助于降低血脂;汤臣倍健蒲公英朝鲜蓟压片糖果,可帮助预防和改善高血脂等疾病;资生牌脂甘舒片,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图源:网络
03 桑叶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富含酚类及黄酮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多糖和甾类化合物等。其中的蜕皮激素能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郝慧敏等人研究发现,桑叶黄酮能有效抑制高血脂小鼠体重的增加,减少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降低高血脂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GSH-Px和SOD活性,对高血脂小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康点推出了桑叶苦荞藜麦无糖饼干,采用无糖配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丝可培推出的桑叶蚕蛹人参胶囊,能够辅助降血脂。
04 决明子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小决明或决明成熟干燥后的种子,其性味甘、苦、咸、微寒,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其降脂有效成分为决明子蒽醌类化合物,如钝叶素、橙黄决明素、钝叶决明素苷、钝叶素苷和大豆苷等。何菊英等人研究发现,决明子浸膏剂对 14C-胆固醇的合成有一定的阻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胆固醇的合成。例如同仁堂决明子茶、神威牌脂普乐软胶囊都可以帮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05 山楂
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富含苷类、黄酮类、山楂酸等活性成分,能促进消化。此外,山楂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抗菌消炎等保健作用。李军民等人研究发现,中、高剂量的山楂黄酮组、阿托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较,TC、TG、LDL-C、心脏指数、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AI2)和冠心指数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主动脉病理评分明显下降,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可抑制主动脉内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同时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例如,澳洲Carusos推出的山楂精华片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黏稠度,保护心脑血管。
06 山药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山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山药多糖、尿囊素、胆碱、薯蕷皂甙、山药碱、甾醇类等,还含有一种结构类似脱氢表雄酮的化学物质,脱氢表雄酮被称之为“激素之母”,也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徐彦博等人研究发现,山药参芪丸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并且大、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GHb、TC和TG,同时使HDL-C增加、LDL-C降低,表明其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状况。目前市场上开发的山药产品较多,如山药脆片、山药红枣糕等零食,以及葛根山药胶囊等保健食品。

▲图源:网络
07 紫苏
紫苏又称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含有甾醇、黄酮及其苷类、单萜、三萜及其苷类、木脂素、有机酸酚苷等活性成分。《本草纲目》记载其“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化痰、行气和中之功效;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效。董敏等人研究发现,炒紫苏子醇提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浆中TC、TG和LDL-C水平;而各剂量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HDL-C无显著影响,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例如,善昂推出的脂益松亚麻紫苏胶囊、同仁堂推出的大豆卵磷脂紫苏子油软胶囊都能够辅助降低血脂。
08 荷叶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富含莲碱、原荷叶碱和荷叶碱等生物碱和黄酮类,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用,能调节血脂、抑菌、抗氧化、止血、抑制脂肪酶。《本草纲目》中记载“荷叶服之,令人瘦劣”。临床亦将荷叶广泛用于肥胖症和高血脂症,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郭慧玲等人发现,荷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TC、TG水平,同时增高HDL-C水平,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之本牌罗布麻银杏叶胶囊含有荷叶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适用于血脂偏高者;世一堂扶芳牌减肥茶,以山楂、荷叶、茯苓为主,具有减肥降脂的功效。
09 莱菔子
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抗菌、增强胃肠道动力、改善泌尿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脂脉康胶囊中含有莱菔子提取物,可用于瘀浊内阻、气血不足所致的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此外,部分企业还将莱菔子应用于零食的制作中,如莱菔子逍遥饼等。

▲图源:网络
10 薏苡仁
薏苡仁为禾本科薏苡属草本植物,其干燥成熟的种仁称为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的治疗。有研究团队将薏苡仁提取物口服给40例吸烟和不吸烟的高血脂病人,4周后发现,薏苡仁提取物能降低吸烟和不吸烟高血脂病人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薏苡仁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较多,如薏苡仁饼干、薏苡仁茶、薏苡仁糕点等。
抢占降脂新赛道
企业布局“药食同源”的三大策略
降脂类药食同源物质的市场前景广阔,但开发的产品形态较为单一。企业若想在降血脂赛道中抢占先机,就需要在创新产品形态、开发新成分、开发多效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
01 创新产品形态
随着高血脂症逐渐年轻化,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也应当关注年轻消费群体。在快节奏生活的桎梏下,年轻人对即食化、零食化的产品更为青睐,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形态,打造差异化矩阵。
①便捷零食:针对上班族、学生党等消费群体,可以开发降脂能量棒、低糖降脂饼干、降脂软糖等零食。例如以山楂、决明子、荷叶、白芸豆等药食同源物质为原料,制作成美味可口的饼干、饮料等产品,便于消费者在工作间隙、户外活动等场景随时食用以辅助降脂。
②即饮产品:除了传统的养生茶,可推出方便携带和饮用的瓶装降脂饮品,如含有桔梗、金银花等成分的功能性茶饮;或开发降脂奶粉、冲泡粉等,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让其在日常饮用中实现降脂保健。
③预制菜品:结合现代烹饪技术和包装工艺,将药食同源食材杜仲、佛手等与日常食材制备成预制菜,既方便食用,又能实现降脂功效。
02 开发新药食同源成分
企业可以对已有的药食同源食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挖掘其新的降脂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确定药食同源物质中能够降脂的功效成分物质、能够降脂的药物剂量。关注国内外的植物资源,从少数民族医药、民间草药等领域发现新的具有降脂潜力的药食同源物质,如广西的野生绞股蓝新变种,其总皂苷含量高,可带动降脂产品的研发迭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高通量筛选技术、纳米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快速筛选出具有降脂活性的药食同源成分,增加有效成分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食同源物质的提取效率。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等方法,预测潜在的降脂成分,提高研发效率。
03 开发具有多重作用的产品
将具有降脂、降糖、降压等不同功效的药食同源物质进行科学复配,通过科学的研究实验确定最佳复配比例,开发出既能降脂又能辅助降糖降压的产品,满足“三高”人群的综合需求,或将能够助眠、缓解焦虑等功效的药食同源物质进行复配,开发出能够辅助降脂、助眠的产品。
此外,还可以从传统中医古籍、民间经验方中寻找具有多重功效的药食同源配方,并对药方进行现代化研发和改良,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结合,研发具有降脂、降压、降糖等多种功效的新产品。
总结
在高血脂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药食同源+降血脂”赛道潜力巨大。目前,研究已经证明葛根、蒲公英、桑叶在内的多种药食同源物质具有显著的降脂功效,但相关的产品形态较为单一,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形态、挖掘新成分、开发多重功效产品,从而把握住市场机遇。未来,跨学科协作、精准营养开发及跨境中医药文化输出,将为“药食同源+降血脂”赛道开辟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