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亿市场大爆发,「葛根」如何成为现代养生的“植物黄金”?-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动态 > 150亿市场大爆发,「葛根」如何成为现代养生的“植物黄金”?

150亿市场大爆发,「葛根」如何成为现代养生的“植物黄金”?

来源: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类别:行业动态 2025年05月07日 08:05:07

葛根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一村一品”等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为葛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中国葛根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50亿元,并呈持续增长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葛根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不断被挖掘,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空间。

 

▲图源:网络

 

01

古今合璧:葛根的全方位健康密码

 

葛根的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列为上品,称其“主解诸毒,止渴,解酒”。《本草纲目》也指出:“葛根,解肌发表,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此外,《千金方》记述葛根汁可用于治疗酒醉不醒,具有解酒毒的功效。这些古代医书的记载表明,葛根在传统中医中主要用于解表退热、生津止渴、解酒毒、止泻等方面。

 

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葛根素具有良好的抗炎、降低血糖水平以及改善脂质代谢异常等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中,葛根素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以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方面,葛根总黄酮可以通过降低骨代谢来发挥对骨骼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此外,葛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酒精的代谢,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保护肝功能。这些研究成果为葛根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在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方面开辟了新的方向。

 

02

盘点葛根的四大产品形态

 

葛根作为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在中国食品市场中逐渐被开发为多种形式的健康食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葛根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广阔。

 

 

 

 

01 

葛根茶饮

 

葛根茶作为养生茶饮的一种,凭借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正逐步成为市场的新宠。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茶饮料行业发展及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333.8亿元,同比增长13.5%,随着健康消费趋势凸显,茶饮料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葛根茶采用天然草本原料,符合现代消费者对无添加、天然饮品的需求,常与决明子、桑叶、苦荞等搭配,形成复合功能茶,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然而,相较于绿茶、红茶等传统茶类,葛根茶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仍有提升空间。

 

葛根茶饮的主要消费群体为注重健康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尤其是白领阶层,其倾向于选择无糖或低糖、具有养生功效的饮品。在生产过程中,葛根茶饮通常采用低温干燥、超微粉碎以及复合配方等技术,以保留葛根的活性成分,提高茶饮的保健效果。使用葛根茶既可帮助高血压人群调节血压,又适合体热、上火人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葛根茶加入枸杞、红枣等成分,还可满足女性美容需求。

 

▲葛根茶饮,图源:网络

 

02 

葛根饮料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葛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目前全国葛根种植面积已超过500万亩,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韩国、泰国及欧美等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葛根粉,用于制作果冻、饮料等功能性食品。通过添加柠檬酸、苹果酸等调味剂,葛根饮料的口感得以优化,酸甜爽口,葛香浓郁。随着现代萃取和浓缩技术不断应用于葛根的提取中,葛根饮料中的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老年人关注心血管健康、血糖控制等问题,对葛根饮料的保健功能有较高需求。年轻人也是葛根饮料的主要消费者之一,其注重健康饮食,追求天然、绿色的健康产品,对葛根饮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有一定兴趣,适合在工作间隙、运动后或休闲时饮用。

 

▲葛根饮料,图源:网络

 

03 

葛根软糖

 

葛根软糖作为功能性软糖的一个品类,正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功能性糖果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90亿元,其中无糖类产品占比高达68.9%。功能性软糖作为其中的重要细分领域,2022年产量达192.35亿粒,市场规模约121.94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140亿元。葛根软糖中的葛根异黄酮可调节内分泌,缓解更年期症状。通过强化葛根软糖的葛根素含量,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葛根软糖多使用无糖配方,利用天然代糖,满足健康需求,符合无糖产品的市场趋势。其便于携带与食用,包装小巧,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葛根软糖,图源:网络

 

04 

葛根粉剂

 

目前,一些大型中药企业已经在葛根的深加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开发出了葛根粉的产品形态。葛根粉具有调节血压、改善血脂等功能,主要面向中老年消费者,适合在早餐时或作为日常保健品食用,方便快捷。还可作为功能性代餐粉,满足减肥人群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葛根粉剂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在加工时采用脉冲电场和超声场预处理技术,结合喷雾干燥工艺,能够提高葛根产品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此外,通过膨化处理、超细微粉碎和超高压处理等技术,可以制备出含有高含量葛根素和膳食纤维的葛根粉,从而提升葛根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葛根粉剂,图源:网络

 

03

葛根古方新解:复合配方与现代制药技术的双重加持

 

葛根作为传统中药材,因其丰富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生津止渴、护肝解酒等功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葛根产品在复合配方和提取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实现了“古方今用”的理念。

 

现代研究将《伤寒论》中提及到“葛根汤”和“葛根芩连汤”的此类传统方剂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新型剂型。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浸泡工艺参数和破碎粒度,葛根淀粉的一次提取率可达到75%,异黄酮提取率超过85%,葛根素纯度达到96%。一项专利中的葛根芩连汤新剂型制备技术,通过纳米化处理和多种提取方法,将药材制成粒径为50~1000纳米的纳米粉,增强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将此种葛根纳米粉应用于葛根产品生产中,可大幅提高产品质量,使药物的靶向性、缓控释性更强。除了纳米技术,临界CO₂萃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葛根的提取过程中,其能高效提取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且无溶剂残留,安全性高。

 

同时,现代葛根产品常与其他草本成分复配,以增强其保健功能。如北京同仁堂推出的葛根胶囊,其含有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物、绞股蓝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等,主要用于养肝护肝。汤臣倍健也推出一款结合葛根提取物和其他草本成分的综合保健品,不仅在成分搭配上具有独特性,还通过环保包装和可持续生产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葛根饮品也是近年来葛根产品研发的热点,特别是葛根发酵饮品,发酵过程可提高葛根产品的营养组分和活性物质的含量,如葛根相关的酵素、果醋、发酵茶、酒等。此外,根据发酵原料、酿造方法和选用发酵曲种的不同,可发酵得到不同风味和口感的葛根酒。

 

04

葛根产品开发,三大瓶颈亟需突破

 

01 

资源压力与生态风险

 

随着市场对葛根需求的增加,野生葛根资源面临过度采挖的风险。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葛根的用量从十年前的4000吨增长到7000吨,对野生资源的无序采挖导致老产区近山资源枯竭。河南、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等老产区已经立法严厉禁止采挖根茎类药材。此外,在一些地区,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农户过度开垦山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河南省南阳市曾是葛根的主要产区,但因生态资源受到破坏,加之药农无节制采挖,产量大幅下降。

 

02 

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滞后

 

当下,葛根产品多以原材料的形态在市场上出售,深加工产品种类有限,科技含量较低。据观研报告网分析,目前以葛根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只有十几种。有关专家认为,虽然葛根是一个传统的健康养生产品,但是葛根的深加工产品对于市场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消费者对葛根的认知也较为肤浅,因此市场还需培育。与此同时,葛根产品品牌力度还不够强劲,葛根还多是以原材料的形态在一些低档的市场甚至路边摊点出售,也有很多伪劣的产品充斥市场。因此,国内市场葛根产品品质低下,与出口产品品质较高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两个极端的现象。

 

03 

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产业链协同不足

 

在药企消耗需求上,其需求量以及需求主体并不多,且目前市场上用葛根所制成的药品主要为清热解暑类的药品,种类较为单一。同时,目前市场上还有许多拥有同类功效的西药,它们见效相较于中药更快,在一定程度上也抢占了葛根的消费市场。如广州中一药业每年用量都在两千吨以上,北京同仁堂药厂也在千吨左右。从这一方面来看,葛根需求量上涨就缺乏一定支撑力。

 

葛根的加工主要包括晒干、炒制等工艺,对于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有一定要求。目前,一些大型中药企业已经在葛根的深加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开发出了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饮料等多种产品。但整体而言,加工技术仍较为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05

总结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提升,葛根这一“南方人参”正逐步走进大众视野。现代研究已证实其在抗氧化、调节血糖、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的潜力。从茶饮、饮料到软糖、粉剂,葛根产品形态日益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未来,葛根产业唯有坚持走科技赋能营养路线,构筑坚固的技术护城河,探索用技术解决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吸收效能等多方面的问题,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天然、健康、安全的营养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