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中药赋能下的“失衡”:「多糖」药食同源研发为何掉队?-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动态 > 80%中药赋能下的“失衡”:「多糖」药食同源研发为何掉队?

80%中药赋能下的“失衡”:「多糖」药食同源研发为何掉队?

来源: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类别:行业动态 2025年04月29日 08:04:39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功能性保健食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保健食品涉及胶囊、颗粒、口服液、茶、酒等形态,截止到2021年,我国共审批注册国产保健食品26837个,其中含中药或其提取成分的保健食品占所有已批准注册保健食品的80%以上,多糖是中药中发挥药理活性的重要组分,但以中药多糖为主要原料的产品较少,相关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研发仍存在明显不足,亦未能充分发挥我国中药功效成分的优势。

 

▲图源:网络

 

盘点药食同源中药多糖的五大核心功效

 

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许多食物既可以用于医疗,也可以用于日常饮食,具有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双重功效。多糖是存在于人参、黄芪、铁皮石斛等中药材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功能性保健食品中重要的标志性功效成分。药理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调节血糖、调节血脂、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01

免疫调节

 

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调控肠道衍生代谢产物以及调节肠道免疫防御系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比如,人参多糖能够显著增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内乳酸杆菌、乳球菌和链球菌的数量,同时抑制拟杆菌属的增殖,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党参多糖与黄芪多糖联用,可显著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内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丁酸盐,有效促进肠道黏液分泌,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减少肠黏膜损伤,重建免疫平衡。这些研究表明,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源:网络

 

02

抗氧化

 

氧化应激损伤是诱发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抗氧化功能是许多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卖点之一。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通过调控核因子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应激通路,增加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黄芪多糖能够有效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衰老功能,与其介导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Keapl-Nrf2/ARE)、增加细胞内SOD活性密切相关。枸杞多糖则是一种常见的外源性抗氧化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内SOD、GSH-Px、CAT的水平,有效抑制自由基氧化损伤。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在抗氧化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衰老功能性食品的核心成分。

 

03

调节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大挑战。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在调节血糖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其药理机制主要包括修复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细胞数量;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分泌,改善糖代谢,维持机体血糖水平。山药多糖可显著上调胰岛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进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修复细胞损伤,促进胰岛分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铁皮石斛多糖能够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调节糖原合成,从而改善糖代谢。这些研究表明,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在辅助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保健选择。

 

▲图源:网络

 

04

调节血脂

 

高脂血症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而调节血脂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胆固醇合成等途径,帮助调节血脂。灵芝多糖可显著抑制脂蛋白酶活性,进而降低小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并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脂肪堆积。车前子多糖的黏性可以吸附胆固醇胶束,使其无法稳定,进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发挥中药多糖的消脂作用。

 

05

抗肿瘤

 

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通过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提高机体免疫等“祛邪毒、补正气”的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灵芝多糖可显著促使荷瘤小鼠脾源性B淋巴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且能够增强巨噬细胞介导的体外肿瘤细胞毒性,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表现出有效的抗肿瘤能力,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活性。黄芪多糖能够通过调节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下游抗凋亡基因Bcl-2,最后导致HepG2细胞发生凋亡,进一步明确黄芪多糖抗肝癌作用。

 

▲表1 部分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开发现状:71.4%胶囊主导,品类有限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16740-2014)明确指出,多糖类可作为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这一政策的支持为中药多糖在功能性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调查,41.8%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标志性功效成分为粗多糖,功效成分为多糖的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占15.38%。但在国家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保健食品注册下的主要原料一栏检索“多糖”发现,以药食同源目录中中药多糖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仅有14种,包括胶囊、片剂、口服液3种剂型,其中胶囊(含软胶囊)10个,占总品种的71.4%,片剂2个,占总品种的14.3%,主要原料包含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灵芝多糖、人参多糖等共6种中药多糖,功效主要为调节免疫、辅助降低血脂和血糖、缓解疲劳、衰老、抗辐射等,且功效成分以粗多糖为主(见表2)。而以黄芪多糖为原料的功能性保健食品中,仅发现缓解疲劳和通便两项功效,可见以中药多糖为原料的功能食品有待继续开发。

 

▲表2 我国目前已上市的以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

 

发展瓶颈:基础研究薄弱与组方开发不足的双重困境

 

目前,我国审批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以多糖、总皂苷、总黄酮等为主,但完全由功效成分组成的保健食品较少,以中药多糖为功效成分的组方更少。目前我国已注册的多糖类功能性保健食品多为一、二代产品,其功效成分及机制不清、基础性研究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多糖类保健食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基础和创新性实验,开发新的功效成分,确保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需发挥中医药优势,借鉴发达国家技术,进行现代提取、分离纯化等研究,促进并强化中药多糖功效成分研究,如构效关系、量效关系、作用机制,实现以标志性功效成分为原料的机制清楚、功效明确、安全稳定的第三代产品开发。

 

总结

 

以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为天然原料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研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健康需求。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不仅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还具有天然的安全性,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和安全的双重追求。

 

未来可从三方面深化药食同源中药多糖保健食品开发:其一,加大基础与创新实验投入,通过高通量筛选、多组学联合分析等技术,挖掘多糖新活性成分与功效;其二,依托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分离纯化技术,系统研究多糖结构、纯度、用量及配伍等因素对功效的影响,明确构效关系、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其三,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标准,构建涵盖提取工艺优化、剂型创新设计、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的全链条研究体系,推动中药多糖从原料到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升级,实现标志性功效成分的精准开发与应用。

 





0
上一篇:苹果谁吃谁年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