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深人静时,耳朵里响起 “嗡嗡”“蝉鸣” 般的声音,越安静越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肾虚”,但中医提醒:耳鸣不只是肾的问题,还可能与这几个脏腑有关!
耳鸣不止关乎肾
中医认为 “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确实会导致耳窍失养,出现细如蝉鸣的耳鸣,还常伴随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但《黄帝内经》早就指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脾胃功能失调也能导致耳鸣。
《外台秘要·耳鸣方六首》中则提出“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眼时妄见花,此是肺与大肠俱虚也”,即肺与大肠的虚损也会导致耳鸣的发生。
耳鸣分 “虚实”
实证耳鸣
特点:声音高亢,像火车轰鸣,情绪激动时加重,平静后缓解。
常发病较急,多与外感风热或内伤情志、饮食,导致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循经上扰、蒙蔽清窍有关。
风热侵袭:感冒、上火后耳朵闷堵,伴随咽干、发热,风邪顺着经络 “攻” 向耳窍。
肝火上扰:长期焦虑、压力大,肝气郁结化火,顺着胆经上冲耳朵,耳鸣时情绪越烦躁越严重。
痰火郁结:爱吃油腻、喝酒多,脾胃被 “累坏” 生痰湿,痰火往上跑,堵住耳窍,耳鸣如 “轰轰” 声,还可能觉得耳朵闷塞。
虚证耳鸣
特点:声音细小,像蝉鸣一样,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起病较缓,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纵欲、肾精亏耗,精血不能上承,耳窍失养所致。
肾精不足:先天体质弱、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耗伤肾精,耳窍得不到滋养,肾阴虚者会有五心烦热,肾阳虚者畏寒肢冷。
脾胃虚弱:吃得太凉、太撑伤了脾胃,气血生成不足,清气升不上去,耳窍 “饿” 了就会 “抗议”。
缓解耳鸣小妙招
以手中指或食指置外耳道口,轻轻捺按,两侧各捺按15~30次,每天3次。
调整好呼吸,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头两侧枕部,两中指相触,将两食指叠放在中指上,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枕部,此时闻及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
平坐,伸一腿屈一腿,横伸两臂,直竖两掌,向前若推门状。扭头项左右各7次。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可做15分钟左右。
提醒: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如果耳鸣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头痛、耳朵流脓等症状,可能是耳朵本身的问题(如中耳炎、耳神经损伤),或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信号,一定要尽早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