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喝豆浆特养人,但千万别犯4个错!伤了肠胃、被癌赖上,全家越喝身体越差
来源: 互联网 类别:健康养生 2025年02月11日 08:02:56
老话说“人不可一日无豆”,大豆营养丰富,吃法也多:
炒着吃、炖着吃、煮着吃,煮粥做饭放一把,做成豆饭、豆粥......怎么做都超级好吃!
那大豆有个最简单、最营养的最佳吃法,大家都知道吗?

大豆做成豆浆,除了膳食纤维含量上有所损失(大多存在于豆渣中),其他营养成分基本能保留,而且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适合小孩、老人饮用。
豆浆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方面,比其他食物优势明显。因为它不仅钙质丰富,还含有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大豆异黄酮。
当人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可造成骨钙大量丢失。因此,雌激素不足或缺乏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这也是女性哺乳期、绝经后或卵巢功能低下时易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它具有双向调节的平衡作用,可以帮助维持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豆浆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如钾、镁等,这些物质可以辅助控制血压。
豆浆脂肪含量低,且所含中的脂肪属于植物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易让人体摄入过多脂肪,对调节血糖血脂、降低肥胖发病率、保持身材均有益处。
豆浆还富含卵磷脂、皂角甙等营养物质,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不过豆浆虽好,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对、喝好。如果在喝豆浆时不注意一些细节,不仅对身体无益,还特伤身!

很多人煮豆浆,只要发现豆浆有泡沫溢出,就马上关火,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生豆浆煮到80~90摄氏度的时候,会出现大量泡沫,这是一种“假沸”现象。此时豆浆中还没有完全煮熟,有害物质也没完全消失,人喝了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的症状。

因此,建议大家看到豆浆“沸腾”之后,继续加热3~5分钟,等泡沫完全消失后,再停止加热,这样煮出来的豆浆才更健康。
现代人工作忙,很多人为了方便,往往会在选择前一天做好豆浆,然后放进冰箱保存,第二天再拿出来喝。
然而这样也是不推荐的。原来,豆浆没有经过消毒与密封保存,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细菌污染,导致变质。

因此,豆浆最好现榨现喝。做好的豆浆,冷藏时间最好控制在12~24小时内,冷冻过的豆浆应重新煮沸后再饮用。
很多人总喜欢吃一些新鲜滚热辣的食物,就连豆浆也爱喝滚烫的。
偶尔这样喝问题不大,但经常喝太热、过烫的豆浆,则可能招来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报告警告:“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

原来食管上的黏膜上皮非常娇嫩,如果长期食用超过65度的食物,会反复灼伤食管黏膜,食管在反复损伤然后修复的过程中,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长期以往,可能诱发食管癌。
建议:豆浆别喝太烫,鲜榨的豆浆可以晾凉几分钟,等不烫口再喝。
摄入豆浆后,体内的消化酶会分解出气体,可能会加重腹胀、腹泻的症状。因此,这类人最好别喝豆浆。
豆浆与红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会使抗生素的药效降低。
建议:喝豆浆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应在1个小时以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包括豆浆)。
一般来说,50克黄豆应制出500毫升豆浆。也就是说,每人每日喝300~800毫升(一到两纸杯)的豆浆就能满足营养需求。

通常情况下,豆浆的钙含量约5毫克/100毫升,仅为同等重量牛奶的二十分之一。
而健康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喝300毫升豆浆也仅仅能提供15毫克的钙。喝豆浆补钙,可以说杯水车薪。
如果喜欢喝豆浆,但又不想耽误补钙,可以这么做:膳食中多选择富含钙的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必要时可补充钙片。

有人说,豆浆粉肯定不如现磨的好!
事实上,豆浆粉还是保留了豆浆的大部分营养的,尤其是纯豆浆粉。
但如果想买到纯豆浆的豆浆粉,那得学会2个“小窍门”:
摄入糖分过多,容易诱发血糖升高、导致肥胖、引发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

一般来说,豆浆的产品类型通常写的是“速溶豆粉”,但后面还有个括号,写的通常是Ⅰ类××型。
一般有五种:Ⅰ类低糖高蛋白型、Ⅰ类低糖型、Ⅰ类普通型、Ⅰ类高蛋白型、Ⅰ类其他型。
这五种类型的蛋白质含量都不低,最主要的区别是糖分。从营养健康角度看,尽量选择“低糖高蛋白型”和“低糖型”的。
豆浆粉最好选择只有“豆浆粉”或“大豆”一种原料的,因为豆浆粉原料加越多,其营养价值反而越低。
当然,也不推荐大家买甜豆浆、豆奶饮料,因为它们通常含豆量少,水分、食品添加剂、精制糖占比更高,不利于人体健康。

赞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88蓝保健品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88蓝保健品网)原创,版权归88蓝保健品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