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层面在细节上下功夫。从企业和社会层面来看,期待更多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都能参与到老龄事业中来,共同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为了应对人口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养老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养老服务朝着专业化、细致化方向发展。2020年11月,“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强调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等。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进行了最新部署,重申了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重要内容。
养老问题不仅关乎老年人自身的幸福,还牵涉子女的生活,关系整个家庭。在我国传统观念里,由于缺乏对养老服务的理解和认同,很多老年人及其家人即使有潜在需求,也难消对养老产品的偏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今,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在产业竞争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养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保障,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老年群体,这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去养老机构养老,不再是老年人避而不谈的话题,子女也不会再被贴上“甩包袱”“不孝顺”的标签。
当然,在老龄经济较快增长的过程中,也滋生出不少乱象,如以养老服务、养老项目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或假借“黄昏恋”等名义进行诈骗等,给老年人造成了经济损失,甚至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对此,除了加强针对老年人的防诈骗宣传引导之外,还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推出各类正规、安全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在维护老年群体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层面在细节上下功夫,如增设更多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难题;加快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展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等,建立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服务体系;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多样化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需求。
从企业和社会层面来看,期待更多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都能参与到老龄事业中来,共同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有优质的养老服务,全力守护最美“夕阳红”。(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