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我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从市场总体看,中国特医食品规模占全球市场不到3%,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营养不良患者临床渗透率、产品种类丰富度、流通渠道、使用场景等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十分明显,这说明了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但营养治疗率较低等现状将为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存在如下挑战:
1、进入门槛高
国家政策要求特医食品企业必须研发集生产一体化,特医食品企业需自己建厂。特医食品注册周期长,约18-36个月。
2、特医食品监管严
严监管拉长产品面市周期,尚未完善的政策增加了特医食品在市场中的流通难度,2016年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是特医食品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但同时更大的监管力度导致特医食品行业的进入壁垒高——难度高、成本高、时间长,这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特医食品作为食品无法被纳入医保和药品目录,医生处方路径不明确,但特医食品的购买又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或医嘱。
3、流通限制
发达国家的特医食品可以在超市里进行销售。但在中国,特医食品需要在医生或者营养师指导下服用,从而限制了购买。
4、社会认知度较低
调研数据显示,仅12.8%的受访者非常了解特医食品,知道特医食品与保健品、药品等的区别。特医食品在我国仍需普及认知,市场的认知不足问题主要存在于研发生产企业、经销商、医生及患者当中。
特医食品在我国流通需要标准化,比如应当以明确身份通过医生处方的形式在医院的临床科室应用。而目前看来,认知不足与标准缺失将阻碍我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发展。
5、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
从研制端来看,有固体饮料和保健食品冒充特医食品,声称自己是特医食品公司;还有很多注册名称为特医食品公司,但实际上还没有一项注册通过的特医产品。
6、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开设专门的营养学科的高等院校非常少,营养相关学科只有30多所学校开设本科,大部分营养相关学科毕业生并没有进入医院成为临床营养师。
从2019年的岗位分布数据来看,营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少有医生、营养师等。由此可见,医院营养科的建设上存在困难。升学通路不完善和学科建设不足导致人才缺失,并间接影响到企业端、医院端和政策端。可以看出,专业人才紧缺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将要应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1、全球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14-2020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583亿元上升到814.8亿元,近两年增速有小幅度下降,保持在5%左右。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且有望在近几年突破千亿。
图表 :2014-2020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2、国内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身营养状况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患者重视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使用,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6-2020年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使得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受到市场欢迎,因而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增至77.2亿元,同比上升达32.19%。
图表:2016-2020年国内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1、国内市场处于发展萌芽期,多方因素共振行业快速发展
特医食品能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健康恢复提供良好基础,有些甚至堪称患者的“续命粮食”,但我国特医食品的相应需求长期以来未得到满足。从市场总体看,我国特医食品规模占全球市场不到3%,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从临床渗透率看,在美国,有65%的营养不良患者在使用特医食品,英国有27%,而中国大陆只有1.6%。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期刊显示,我国至少还有70%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特医食品产业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我国患者营养不良现象普遍,进而影响治疗和术后康复效果,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提高,再次住院率提高等。
近年来,面对长期以来我国特医食品供需失衡的局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加速了特医食品行业的发展,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中,作为最核心的管理办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2017年4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了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特医食品的注册管理制正式拉开帷幕。相关一系列切实举措推进之下,我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
2、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
现阶段,中国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多集中在三级和二级医院,患者需在医生处方形式及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特医食品。相比之下,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实施特医食品审批制度备案制,除医院外,特医食品产品还被准许在社会药店、康复中心、超市等场所销售。
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社区医院在慢性病治疗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营养治疗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未来,在中国大健康市场以及慢病管理不断规范影响下,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将向社区医院、社会药店以及线上渠道等不断拓展。
3、特医食品行业进入壁垒高,强研发强资金企业占优
特医食品领域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对产品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此外特医食品研发的周期比较长,需要多项试验才能成功,所以想进入特医食品行业首先需要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其次特医食品的研发所需要耗费的资金远超于普通食品,且我国要求特医食品研发要有单独的生产线,并且在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检验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加上特医食品从研发到生产线建设,再到顺利审批,时间约为2~3年,周期长,这就导致了行业的政策壁垒、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根据目前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较好的几家企业也能看出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