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候炎热,很易伤津耗气,又正值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所以最主要的养生内容是清热、解暑、养心。
01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经幼虫、蛹而至成虫,在盛夏孵化而出。古人的生物知识缺乏,所以认为是萤火虫在此时由腐草所变化而生。
二候:土润溽暑
此时土壤内湿气潮润,天气也湿热难耐,这种蒸郁的热天也是最难过的。
三候:大雨时行
当早上的湿热之气升至对流云层,在高空遇冷,常在午后降下大雨,雨势大但是下雨的时间不长,雨后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
02
”大暑习俗“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的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人们在这天喝羊汤,不只因为伏暑的羊汤味道鲜美,更因为羊肉具有健腺益气、温阳补肾的功效。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喝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烧伏香
大暑旱涝、风灾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03
”大暑养生“
01补水及时“清热”
及时补水的同时也要注意清热祛火。西瓜香甜可口,又有清暑、解热、补水的功效,是当季水果零食的不二之选。但夏季肠胃较脆弱,不要贪凉,一次吃太多冰镇西瓜。
02“清补”首先要祛湿
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绿豆清暑、薏仁祛湿、山药健脾、莲藕益胃,这些都是大暑进补的佳品。
03莫动心火,静心养生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心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
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04少动多静,合理运动
大暑要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不是一味地待在空调房里不动,而是少动多静,劳逸结合,运动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稍微凉快的时候,选择运动量较小的运动。
游泳是夏天比较适合的运动,不宜剧烈运动。烈日酷暑尽量减少露天日晒活动,防中暑、防止温度过高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温馨提示
大暑是天地阳气最盛的时节
也是冬病夏治的“天时”
在最炎热的三伏天里
通过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方法
可驱散常存于体内的寒邪
做到“未病先防”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
便可以少些病痛
多些健康与舒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