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抓整治。
年关将至,多地开展保健品行业联合清理整治行动,持续重拳出击“保健品”行业欺诈、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持续且深度净化市场环境。
“坑老”保健品或定为诈骗罪
提及2021年的关键词,“健康”二字必定榜上有名。在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人们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支出不断增加。据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50%以上。然而,近年来,“保健品坑老”案件频发,犯罪性质恶劣。
2021年的最后一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对往猪肉里注水、添加“瘦肉精”、生产销售“毒奶粉”、利用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等犯罪的定罪处罚作出了规定,进一步织密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法网。
其中,针对“保健品坑老”等情况,《解释》规定,实施此类犯罪,符合诈骗罪规定的,依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销售的食品不合格,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
在《解释》落地前后,监管部门“铁拳护老”,以实际行动保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1个月的“铁拳护老”净化保健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截至2022年1月7日,玉林市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48人次,检查保健品经营主体及会销场所312家次,立案查处保健品违法案件37件,有效净化全市的保健品市场消费环境。
同时,玉林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召开“铁拳·护老”净化保健品市场会销经营者约谈会,向会销经营负责人宣传保健品的有关法律法规,引导他们做到诚信守法经营。目前,全市共有32家保健品会销经营负责人签订了《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
多地持续整治保健食品市场
进入2022年以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保健食品市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月6日上午,宁夏“保健品”行业联合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推进会,通报清理整治进展情况。据了解,全区“保健品”行业联合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共出动民警、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近3000余人次,检查各类“保健品”营销场所1000余家,立案查处违法营销公司11家,责令停产停业21家,捣毁“保健品”虚假宣传黑窝点2处,扣押各类问题“保健品”1478件。
为巩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排查,重点针对减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和通便这4种功能保健食品,重点排查线上线下是否虚假宣传、是否混放销售、是否有非法添加等情况。截至目前,大连共出动执法人员1721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084家次,发现问题35家次,其中混放销售34家次,虚假宣传1家次,对检查的问题已全部责令企业整改。
年关将至,上海、连云港公布了为期两年的整治保健食品行动“成绩单”。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息,目前,为期两年的上海市实施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行动告一段落。上海市相关部门、各区围绕保健食品领域违法生产经营、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突出问题开展整治,累计查处保健食品违法案件740件,整治成效显著。
自2020年7月开始,连云港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共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659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8066人次;检查发现问题447条,责令整改230家,查处保健食品经营环节违法案件15起。
文字:新浪潮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