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漫长的煎熬,终于“出伏”了!这意味着我们告别了苦夏,但是别高兴太早——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日气温仍将“3”字当头。
老话说出伏以后“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秋天向来被称为多事之秋,三伏天后的秋老虎,
“咬人”可也凶得慌!
秋老虎的凶猛,不输三伏天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高温天气,一般因地域差异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
这种回热天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欧洲称之为 “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 “印第安夏”天气。
智慧的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就把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个秋老虎,今年的立秋,是艳阳高照,所以出伏后注定是凉快不了。
秋老虎期间,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再加上空气中水分减少,相对湿度下降,很多与干燥有关的疾病会高发,从中医角度来讲就是"秋燥",主要表现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痰中带血丝,有的人会生出口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
秋老虎带来的秋燥,更严重的是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燥邪入侵,不论是对健康人还是有慢性疾病的人,都有威胁。
秋老虎过不好,生病少不了
心血管病
一不小心要人命
“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所以一定要注意补水,少量多次,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中老年群体,尽量避免正午外出。
肠炎
不注意很遭罪
“秋老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秋老虎”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此时除了少吃生冷,还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制剂构建肠道微生态,增加肠道里的“有益菌”。
肺炎
正当全年高发时
在“秋老虎”这种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身体适应性差,是诱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建议大家少开空调,多吹自然风,平时饮食注意润肺养肺。
风燥感冒
嘴巴鼻子干巴巴
由夏入秋,闷热潮湿的天气变得干燥,也是风燥感冒的高发期。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这时候就得多喝温热的水。
红眼病
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秋老虎”时节最容易导致的眼部疾病,一人感染红眼病全家遭殃。
“红眼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要避免共用毛巾、手帕、脸盆。
顺时养生,要多吃 “润”食
想在吃上打败“秋老虎”,要记住一句话:“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立秋后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苹果、葡萄、龙眼、梨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中医古训,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容易上火的辛味之品,多吃酸蜜的东西,一说到酸的东西,咱们嘴里的津液就开始分泌,津液就是除燥的好东西。
秋燥伤肺,耗人津液,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因此还要多吃白色食物润一润!
莲 藕
莲藕新鲜白嫩,含水量足、含糖量低而含铁量高,鲜藕生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熟吃能够养血补虚。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的保健食物,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山 药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是极好的“食物药”,它是入肺、健脾、补肾的佳品。山药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润肺止咳的功能。
鸭 肉
鸭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适合体内有热毒、易上火的人食用。
百 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作用,还可以多吃一些银耳、荸荠。
“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 ,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秋老虎正是发威的时候,寒寒热热不胜防,入秋养生不白忙,顺时养生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亲身经历的总结,希望大家顺应时节健康度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