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搞的,许多企业产品争先恐后此起彼伏地冒出来,却又打不开局面没有一丁点市场,真不知老板在想什么?
说白了,一堆没有市场的产品就好比一锅煮不开的水,除了老板自娱自乐画饼充饥以外,还能有什么实质性东西呢?
君不见,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千辛万苦总算搞出了产品,但自始自终成为不了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就象丫环上不了台面一样,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但关键在于老板。
“唉,没办法啊,没钱没人,”许多老板会这么讲,这里的没钱是指没有资金用于市场宣传和推广;没人,当然则是指缺乏有经验的营销干将,那么把话说回来,既然没钱又没人,你何苦去鼓捣个产品出来呢,哪有用么?也许你的心里会指指望着全国有哪个代理商、经销商类似的投资者会慧眼识宝,掏出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给予雪中送炭呢。也许你振振有辞,当下不是讲究社会分工协作么,我只负责生产,别人有资金、有渠道、有网络,那就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好了,这样总可以了吧!双方互补,各取所长,资源整合应是皆大欢喜了吧?
事实上你错了,而且大错特错,占便宜、想轻松的事谁都会想,即使你产品所谓的千好万好,不管是高精尖,还是出身高贵,招商成功率之低会让你目瞪口呆,为什么?
关键是产品没有格调!
要知道场景化的背后是可联想的故事,人格化的背后是可感知的温度。市场竞争就是认知竞争,建立起产品“人设”,开拓新视野是新时代必须。而不走心的努力和辛苦没有意义,不懂得提高认知能力,不会做IP提升格调,中小企业如果不善于在体验故事化上下功夫,通过错位经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关联和体验,用生动故事表达出来,要做好产品是不可能的……
为此,企业要明白一个道理,如今的消费者不喜欢独乐乐以企业为中心的硬性话题,他们需要众乐乐高度参与自由交互的平等沟通。由此,光有产品和项目已难以获得市场红利,救不了正在饱受煎熬的企业,只有洞察和认知才是生产力!
早在2003年2月,我就和好友公开出版了《决胜在终端》一书,那时,“天上飞广告,地下铺管道”一度流行,而互联网时代,企业做好品牌营销就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让品牌传播的内容可被消费者参与;而是要让品牌营销内容易于被社交媒体分享。
曾以提出“定位”理论闻名的美国营销大师特劳特,多年前就指出:消费者的心才是行销的终极战场。他认为,行销并非一场真正的产品战,而是顾客脑海中的认知战,谁能在顾客心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谁就取得竞争优势。
正因为许多老板都出于你这样的想法,事实上,那些你盼望已久的代理商对你的产品是没有一丝一毫兴趣的,因为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产品,关键要有好的诉求卖点和赢利模式,否则,要不砸锅,要不搞个惨不忍睹你是绝对不会死心的。
曾有许多企业老板慕名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引见下家、介绍伙伴,细问下来,他的优势没有别的什么,只有产品,至于产品的核心利益、定位卖点、内容策略、赢利模式等等,他也不知道,就凭这你还想招商成功,别做梦吧!别人为了“引凤”还得“筑巢”呢。你不给别人安心的保证和贴心的服务,哪还不如赶紧回家养老去。
事实上,我们熟悉、也拥有全国许多代理商、经销商资源,也有许多中小投资者希望我们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介绍推荐好产品,但不管怎么样,对于那些仅仅只有所谓产品优势的企业,我们是决不会推荐的,不仅如此,相反我们还要提醒那些代理商该如何防范风险,这一切的一切,由不得别人,全在于一些企业老板的功利性短视。
记得任正非曾在董事会上说,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要改变过去仅以技术为导向的评价,大家都要以商业成功为导向。高端手机若以技术为导向,赚不了钱,那你们的高端是没有价值的,过不了三个月,高端就成低端了。如果只是试探着科研,我们不反对,但是你们若要做成一个产品,需要别的业务来补贴,我认为有必要在策略上好好分析。
很显然,中小企业必须从现在起,进行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化,激活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经营企业,为用户创造最好的价值,特别是解决用户的“痛点”;二是内部市场化,激活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经营企业,建立大公司小团队的经营机制,以最小的经营单元直接面向市场。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正如特劳特所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产品,在营销的世界里唯一的存在就是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就是现实,就是一切。而做好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互动和参与,互联网时代就要跳出传统模式红利娇宠,在共享、共鸣、共振、共情中吸引用户,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把企业的价值个性和资源优势,经过精准的营销深加工手段,智造成围绕需求生活方式展开的品牌故事,并放进品牌建设中去,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品牌形象输送到消费者心智。中小企业首要问题便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即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和“情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了用户的企业才能做到良好的运营。
事实证明,在一个被变化加速的时代,你的产品好,也仅仅是时代的基本标配。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就得拼格局和格调,拼这个产品背后的内容生产和运营能力,企业提供个性化内容和场景化体验服务,其实就是在做媒体运营和价值转化,就是在把消费欲望转换为真实购买力……
请那些仅仅只有库存积压以及正在主动或被动研发产品的企业老板们赶快警醒吧,光有产品,成不了商品,找不到市场的出路,一切都是白搭。
从现在起,你也不要指望别人会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了,赶紧沉下心来,用一段时间,制订战略,统一规划,寻求外脑整合资源,精耕细作,这样才有在市场上找到突破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