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四大机遇-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政策法规 >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四大机遇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四大机遇

来源: 互联网 类别:政策法规 2019年03月08日 12:03:00

机遇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出大健康产业的经济新着力点作用。

首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自2014年起,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过渡阶段,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还将与主要依赖信贷拉动和制造业,而服务业相对滞后的增长模式并存。但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等方面判断,我国经济将不断迈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常态。

其次,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实体经济发展关键。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的必经阶段,这一判断是中国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理论依据。在当前中国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实体经济优先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制造业发展,以及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国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不仅要面临全球节能减排和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重大外部挑战,还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需求,成为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

第三,大健康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之一。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的逻辑主线,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突破口和经济政策的新着力点——解决了供给侧的问题,就能突破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口,为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赢得更广阔的空间,为今后应对外部变化赢得更大主动权。

大健康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在国家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健康产业作为有益于社会民生和人类福祉、有利于消费升级和经济提速的产业,能够成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着力点,因此,大健康产业无论在政策获得、资本倾向或是技术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都斩获更多发展机遇。

机遇二:中国运筹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为大健康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中国蓄势发力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3D打印、清洁能源、无人控制、量子信息等技术推动下,开始的生产与服务智能化、生活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全新革命。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为大健康产业注入无限活力。大健康产业是传统的医药、医药服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能源等新技术融合的产业,其发展契合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特点,能够带来传统医疗健康市场的巨变,符合个性化消费需求,改变以往医疗健康产业产品、服务千篇一律的局面,也预示着大健康产业将在中国的新工业革命竞争中大有作为。

首先,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深化应用,为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健康及医疗行业可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挖掘产业巨大潜力。同时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物联网服务运营平台为依托,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将成为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

第二,生物科技创新成果开拓了大健康产业的新领域。在生物科技创新的影响和推动下,生物药物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生物药物全球市场规模从1997年的97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万亿元,占整个医药市场的17%左右。2014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约为2749.8亿元,同比增长34%,预计2016-201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0%。此外,生物科技发展使得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加,预计到2018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达到2800种之多。

第三,基础医疗研究与实践领域科技产出效率提升。“十二五”以来,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一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财政投入总计近300亿元。2010年至2014年,中国医学SCI期刊论文总量超过23万篇,居世界第2位;2011年以来,医药类专利申请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基因组学、干细胞、免疫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为疾病防治技术与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在疾病防治领域取得很多突破:在心脑血管病方面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高血压控制、脑卒中预防治疗及管理模式,在颅脑外科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优化了外科治疗方案;在肿瘤防治方面,提高了早诊率,研制了一批临床诊疗规范和关键技术,使治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程度大大提高;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中国自主研发的艾滋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使检测窗口期由22天缩短至11天;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肝系统,将急性和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8%降至21%,慢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5%降至57%;新型结核杆菌快速检测试剂使检出率提高20%。药物创新能力提升。而且还重点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种)疾病,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加快药物品种创新研发,已累计有85个创新药物获得批准,超过200个新药品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均为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机遇三:大健康产业地位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系列国策实施中得以彰显提升

一是大健康产业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彰显出国家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推进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意愿。大健康产业迎来了空前利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将重点发展健康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和健康保险产品和相关支撑产业;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将从以治疗为主转为预防为主,以传染病预防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预防为主”,“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二是“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报告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将从2005年的73岁增加到2020年的77岁,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要增加到6.5-7%,提高两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健康中国“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预计未来政府医疗健康投入将持续增加。

三是国家主导推动大数据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彰显国家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分布,全面促进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的决心。同时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有望显著受益于数据平台的全面建立;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和“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进一步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项国家政策能够切实助力大健康产业实现长足发展,形成了重大政策持续利好的发展态势。

机遇四:消费市场逐步升级与健康观念日趋转变为大健康产业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一是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市场空间广阔。2018年,中国人口总数达13.9亿人。201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51598.8亿元,占GDP百分比为6.2%。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5517.3亿元,占比30.1%,社会卫生支出21206.8亿元,占41.1%,个人卫生支出14874.8亿元,占28.8%。人均卫生总费用3712.2元,较上年增长360.5元,增长10.75个百分点。

二是老幼人口数量齐增,带动产业发展。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8亿,老年人口的健康医疗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三是健康观念转变,推动产业链向高价值环节延伸。如今,70后、80后正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和财富的主要拥有者,同时也是主流消费人群,他们崇尚自然、高品质的消费观念,与50后、60后有本质不同,也正是由这批高收入、健康理念先进的人群带动,关于健康消费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从关心治疗逐渐转向关心预防、养生及整体健康管理。人们的健康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医疗环节,而是从医疗逐步地向大健康的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高价值环节延展。整个大健康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都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