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资讯 >

来源: 互联网 类别:行业资讯 2018年11月28日 12:11:00

 浙江在线·消费频道3月28日讯(记者赵经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为了分析当前农业政策法规工作形势,提高农业执法水平,3月27日农业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农业政策法规会议。

  在会议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通过提高农业政策法规研究水平、营造农业发展法制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树立农业综合执法权威、强化农业法制监督管理五大“组合拳”,全省农业执法工作亮点频现。

  十七年磨砺铸就三农“绿剑卫士”

  自古以来浙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劣势让浙江难以成为农业大省,然而聪明的浙江人却选择了发展特色农业。在寸土寸金中收获的茶叶、食用菌、柑橘、蜂产品、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产量均居国内前列。2013年,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2834亿元,实现增加值178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连续29年列各省区第1位。

  成绩背后,是理念和机制的创新,更离不开的是一支用智慧和汗水写下了“绿剑”护农篇章的农业执法队伍。

  从1997年全国首个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在舟山市定海区挂牌成立,到目前,一支覆盖全省92个市、县、区,执法人员近千名的“省有总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基本建成。

  在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的进程中,各任省农业厅领导都曾十分重视和支持。2012年,史济锡厅长专门到省总队调研,他强调指出:“农业综合执法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高标准、严要求下我省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十七年的坚持换来的是一个个全国第一,第一个设立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第一个打造农业执法“绿剑”品牌;第一个建立“检打联动”机制;第一个开通农业执法网站......

  先有农资安全才有农产品质量安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名长期工作在农业执法一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是查出来的,而是种(养)出来的。”这就意味着,种植、养殖环节所使用的农资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资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闸门,为了当好“守护神”,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这一机制主要以农资信用体系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为载体。

  据悉,2010年以来,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探索以信息化手段对农资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开展了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截至13年底,全省已有45个县、市、区开展了建设,占应建县数的60%以上,有1525家农资经营单位纳入了信息化监管体系。

  “绿剑行动”、“检打联动”让不自觉的生产者无处遁形

  再多的规则制度,也不能保证个别利益熏心的不法之徒浑水摸鱼。只有过硬的执法力度才能将这些“漏网之鱼”绳之以法。

  “绿剑”执法这一响当当的品牌,是浙江农业执法的创举。自2002年以来,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连年组织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近几年中,全省每年出动执法人员3万人次以上,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万多家,捣毁制假窝点100余个,查获违规单位2000余个,立案查处1600多起。

  而“检打联动”是通过农资质量抽检,实施抽检分离、检打联动,是我省加强农资监管的又一创举。目前,全省每年抽检农资4000批次以上,涵盖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五大类。省农业厅每季度通报抽检结果,对不合格产品,及时组织查处,从源头上保障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