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催生了一批企业家,在这些后来被称为“92派”的企业家中,朱保国是其中一个佼佼者。
这一年,在河南新乡一家化工厂担任厂长的朱保国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南下深圳创业。当时,朱保国手中只有一张王牌,极具市场前景的一剂药方。凭借这张王牌,他克服重重困难,在深圳打造出一个闻名全国的品牌,又缔造出一个医药王国。
晶报记者 易少龄/文
“发不出工资,给员工
讲了四十分钟话”
“1992年,如果我没记错是在元月18日,邓小平第二次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那年春节刚过,我就和一个副总来深圳考察筹备办厂。”朱保国回忆说。
那一年,朱保国还不到30岁。在此之前,大学毕业后,朱保国进入一家国企做化工技术员,后来又用仅有的5000元参股一个小型化工厂,担任厂长。由于三角债原因,资金无法正常周转,工厂濒临破产,年轻的朱保国选择了坚持,拼上身体,每天工作18个小时,化工厂逐步走出困境。酝酿来深圳创业之时,工厂已走上正轨并盈利。
“1990年出差到过深圳,感受到改革的氛围,暗下念头有机会就要来这儿发展。”听了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朱保国南下创业冲动更加按捺不住了。朱保国依稀记得当时深南路只到上海宾馆,现在的福田中心区处处农田鱼塘,远不如现在繁华。但那种开放的氛围,创新的激情,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初来乍到深圳,朱保国手中仅有一张王牌——“一剂药方”,是他购买的新乡一位老中医发明的女性保健口服液配方,该药方对于女性改善肤色有良效,朱保国认定药方极具市场前景,全情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去。
创业初始,朱保国接连遭遇考验,首先就是办厂的经济困难,时逢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之际,筹集资金谈何容易,朱保国不得不四处奔走,甚至不惜以高额利息向私人借贷500万。
“最苦的时候,员工工资没着落,人心涣散。”一次,一笔该到的款项一直未到,工人工资迟迟发不出来,议论纷纷。第一次拖欠工资的朱保国不得不将员工召集到一起,讲了40分钟的话。朱保国说到公司暂时的困境和未来的前景。“如果要领工资就卖厂房卖设备,给大家一分钱的工资不少。如果大家认为可以坚持,就勒紧裤带同舟共济,工资保证不仅不少一分钱,并且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息结算。”
朱保国对事业决然的付出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最终挺过难关……
1993年3月8日,根据药方研制生产的“太太口服液”上市了,并迅速在大江南北走红。到了第二年,太太口服液卖了1.6亿多元,成为一个奇迹。在很多保健品牌崛起又衰落的过程中,太太口服液成为一朵奇葩,直到今天,仍在保健品市场上青春常驻。
从单一保健品转型医药
1993年起,朱保国开始关注制药领域。朱保国坦言,从单一的保健品行业转向药品,在他看来,技术门槛较高,更具有发展前景。
“1994年上半年,公司开始有了丰厚的盈利。我们就开了个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探讨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当时国内的两大保健品巨头各有千秋,太阳神多种经营涉足酒店房地产;娃哈哈主攻食品饮料。未来的发展之路该如何选择呢?我们觉得“药品”跟保健品靠得近一些,况且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后,会更注重医疗保健。”
于是,药业这一发展目标在1994年进入了朱保国的视线,此后,这项战略一直没有更改过。
朱保国透露,小时候曾经的梦想是当老师或医生。“不过,做企业不能凭着自己的爱好一厢情愿,把企业卖了回去从事医生行业,这并不现实。”把经营医药企业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朱保国非常乐意。
“永续经营”是朱保国追求的梦想,他一直认为,企业经营要稳健,不要盲目发展,企业家必须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不动心,赚自己能力范围内该赚的钱。
朱保国说,面对暴利“激流勇退”,是一个企业家真正的修行。“这么多年来,要说完全没有受到其他行业的诱惑也不是没有,在地产行业高峰时,我一个朋友说,保国你不去做房地产真可惜,这行业赚钱的速度像开了台印钞机,做实业太辛苦。”
朱保国却不心动:“如果要去做地产我比其他人容易,资金人脉也不缺,但想了想还是没有去做,这些年我一门心思在钻研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做企业要专注业内,哪怕盈利增长慢点。否则贪图暴利吃大亏,容易永远起不来。”
长袖善舞演绎资本运作
长袖善舞的朱保国有自己的一套商业投资之道,无论是兼并还是投资其他行业,都没有失手过。
1997年4月,朱保国完成了收购之路上的开山之作,太太药业在国际资本的支持下,斥资2.8亿人民币收购深圳市第三大制药公司——深圳海滨制药厂。从单一的保健品向现代化制药企业转型,朱保国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收购后,朱保国又将目光聚集在医药高端抗生素市场,在1998年取得国内第三代抗生素美罗培南生产批文后,他忍痛砍掉了海滨制药还在赚钱的青霉素和头孢类生产线,造就了海滨制药全球首屈一指的美罗培南生产基地地位。
当时,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集团入股太太药业,美林的条件是要在海外上市,不巧的是,刚好碰上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朱保国想转到A股上市,美林不同意,朱保国只好抵押房子买回股份。“当时能抵押的都抵押了。”朱保国笑着说。
工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6月8日,太太药业成功上市,以7000万股流通股筹得17亿元资金,创下当时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额纪录,朱保国个人财富也随之攀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随即利用这笔钱做了一系列精彩的资本并购。
2002年,朱保国收购了香港十大品牌之一的鹰牌,填补了保健品业务中西洋参产品的空缺,完善了产品链。2002年5月,朱保国又闪电购得丽珠集团21.3%的股份,晋身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丽珠”的收购对朱保国来说记忆犹新。2001年,当时太太药业的年销售收入只有6.7亿,不到“丽珠”14亿年销售额的一半。如果不是2001年刚好上市融资,根本没有能力收购“丽珠”。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朱保国透露,当时收购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有了资金实力,还因为对这家公司从1996年开始就一直关注了,由于有这6年的准备,对这家公司非常了解,30分钟就签好了约。在朱保国看来,如果失去这个机会,就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去收购“丽珠”。
关于签约的细节也极富戏剧性:当时“丽珠”老板徐孝先打电话给朱保国,让他来香港谈急事。但天气非常糟糕,正值狂风暴雨,司机也不在,朱保国只好表示明天再过去。谁知第二天一早,徐孝先跑到朱保国办公室,说要把“丽珠”的股份卖给他。朱保国喜出望外,当场起草合同,30分钟就签好约,没给任何反悔的机会。
“有时间最爱和科学家聊天”
2001年深圳高交会后,深圳引进了一批人才,其中有一位美国海归找到朱保国,自荐称掌握了一项技术方法,其效果可让乙肝疫苗成本大幅降低。不过,需要1500万的资金来作研究。朱保国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即便不成功,这样的投入完全可以承受,为何不大胆尝试呢?”朱保国认为,在能力范围内的创新都是可以尝试的。
2003年,朱保国的“太太药业”正式改名“健康元”,一步步迈向成功的朱保国不断调整战略,全面构筑在医药行业的扩张版图。
朱保国坦承做事有个习惯,会关注蛰伏许久,遇到合适时机就立即出手。“单抗制药关注了很久,从1999年就开始关注,相关的人员都招来了,其中一个博士每年都会出一个单抗领域的最新研究报告。1999年生产单抗制药一个车间造价就需要10亿美元,条件不成熟,一些招来的科研人员只能让他们先转行,有的陆续离开了。现在同等规模的车间造价下降到10亿人民币左右,时机条件都成熟了。去年我告诉这个博士:这个事可以做了,马上派你过去当副总。”
“生物工程方面,国内外起步时间相对比较接近,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朱保国强调,“全力以赴做单抗,这是未来的战略,我希望用二十年时间打造千亿产值的医药企业。”
朱保国坦言在深圳每个日子都很忙,“不过,这么多年来,只要有科学家约见,再忙都要抽出时间。”一次一位加拿大华人科学家经过深圳转机,朱保国不得不婉拒和银行行长的一次会面,与这位科学家在机场聊了两个多小时。“如果错过这一次,再等也许就是半年后。当时与科学家聊到了很多医药领域前沿技术,事实证明对我后来的决策和思路很有帮助。”
总结在深圳创业发展的20年,朱保国感慨地说,1992年来到深圳创业,是他人生中最正确和重要的决定,如果不是来到深圳创业,有可能企业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规模。朱保国坦言选对事业发展地很重要,深圳优势是市场化程度高,人的思维比较活跃,信息比较发达。其次就是认准了方向,坚持下来。
对于未来的发展,朱保国透露,“目前不断研发新产品,一旦收获成功,都将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飞跃式发展。在深圳这个创新的城市,只要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凡事皆有可能。”
朱保国个人史·我这20年
1992年
购买了河南新乡一位老中医发明的女性保健口服液配方,南下深圳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生产“太太口服液”。
1993年
首批“太太口服液”上市,成为国内第一种女性内服美容保健品。
1997年4月18日
太太药业斥资2.8亿收购深圳市第三大药厂——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此举被称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医药行业最大现金收购案例”。
2001年6月
“太太药业”挂牌上市,朱保国家族持有“太太药业”74.2%股份。
2002年
获得另一家医药上市公司丽珠集团的控制权。
2003年
“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药业”,进一步巩固了在医药市场的地位。
2004年4月
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鹰牌花旗参、正源丹等获得澳大利亚GMP认证,健康元国际化之路迈出重要一步。
2010年9月
荣获“深圳经济特区30年30位优秀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