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主任医师于刚,一名58岁的眼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互联网超级达人。
●他在网站上共发表科普文章6000多篇;
●他拥有两个超过10万粉丝的微博大号;
●他创建的儿童眼科网站——儿童眼科网的总浏览量超过325万;
●他在好大夫在线网站的总访问量超过4700万,回答患者咨询6万多次;
●他的微信服务号“宝宝眼”上线两个月,粉丝就突破5000人;
●他从一开始的科室网站,到论坛、博客、个人网站、微博、好大夫在线、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眼科APP,几乎所有能够和患者交流互动的工具,他都亲自尝试过、使用过。他在这些网络平台上留下的足迹,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
●他说:医生品牌的建设,没有任何捷径。利用互联网做医患沟通,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患者的需求,想利用互联网炒作自己或者吸引患者眼球,就完全偏离了医患沟通的本质,更不用奢谈品牌和口碑的塑造了;
●他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主任医师于刚。一名58岁的眼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互联网超级达人。
拜访于刚医生的目的简单又直接:为什么他能那么早地接触互联网,又坚持利用互联网数十年如一日地和患者交流?要知道,大多数和于刚同龄的医生,并不知道个人网站如何运作,不知道猫扑论坛、印象笔记为何物,不知道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而对于刚而言,这些都只是他日常与患者交流的普通工具。
约访之前,我给于刚医生发了一份采访提纲。见面时,他拿出五页的A4纸,对我列的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详细的回答。在足足三个小时的访谈中,于刚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和使用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他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执着,令人惊叹。而他本人第一次和互联网的亲密接触,就有一段颇为传奇的经历。
开网吧的院长
1998年,电脑在中国大陆还算是稀罕物,只有少数科研机构和高校才有那些大块头的计算机。那时的于刚,还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眼科医院担任院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同事张丰医生在北京大学附近的“飞宇网吧”,见到了震撼的一幕:几百台电脑在临街商铺的大开间里铺陈开来,一双双专注的眼神紧盯着变幻的屏幕,那象征科技与未来的画面另他们热血沸腾。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让于刚当晚就彻底失眠了。
然而,电脑对于彼时的张家口来说,太遥不可及了。整个医院里没有几个人用过电脑,更不知道电脑能用来干什么。可在于刚的心底,接触电脑、学习电脑、使用电脑的冲动已无法抑制。几经纠结,于刚和同是新技术爱好者的眼科医生张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网吧!
事实上,在1998年让一家地方专科医院拿出八十多万,买一堆电脑开网吧,会被很多人看做是不务正业。“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是对是错,反正想赌一把。”于刚告诉健康界,做决定的时候,他也看不到网吧的未来。风险面前,于刚为自己留了一手:网吧一部分功能是对外营业,另一部分功能是作为医院员工电脑启蒙的课堂。另外,眼科是一门亟需影像化传输和展示的学科,网吧的成立也是于刚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埋下的伏笔。
就这样,五十台最先进的联想顶配电脑,五十台二手电脑,凑齐了100台。于是,由医院开设的第一家网吧诞生了。
事实证明,这100台电脑出色地完成了医院职工网络扫盲的任务,他们就是在这间网吧里,完成了从学习打字到学会上网的蜕变。吴倩主任的五笔盲打就是在当时练就的“童子功”,于刚也是其中的一员。他还记得每天下班后,医院中层干部集中到网吧听课、演练,交流的盛况。“当时,为了练习打字,出差我都带个纸键盘,患病住院的时候,在病房里还不忘练打字。”于刚回忆起那段通过QQ练习打字的时光,显得有些激动。“后来有了QQ,我一个人同时开六个窗口,进行一对多的聊天模式,经常从早上六点开始聊,一直聊到凌晨三四点才睡,就这样我的盲打速度练得炉火纯青。”
“怎么就那么痴迷这些新技术呢?”我不禁又追问他。
“我这个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比如,去年我开始制定游泳的健身计划,脚蹼和手蹼都买了。对于新鲜的事,我都是先判断好,然后去认真学习、再去努力做好、做专业、做精致。”于刚笑着回复我。
“于式”医患交流
采访间隙,于刚把我拉到电脑前,点开微信后台,找到了一位患者的咨询。根据患者提供的主诉,于刚迅速对病情进行诊断后,直接回复患者并安排门诊和手术预约。娴熟、流畅,整个操作过程不到两分钟。
在于刚看来,互联网为医生和患者打开了一扇没有障碍的沟通之门。2010年,于刚赴日本出差。由于时间仓促,忘带笔记本电脑。那时,他每天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咨询并及时回帖,而东京的大街上却找不到一家网吧。情急之中,于刚发现了一个叫yahooclub的临街小店,花50元买一杯咖啡,可以使用店里的笔记本电脑1小时。
于刚清晰地记得,当时有一个求医帖来自广西边远山区的患儿父亲,孩子眼外伤,一只眼已经失明,另一只眼交感性眼炎,视力从1.0下降到0.2,病情危急。他需要马上回复这个帖子,可打开电脑才发现,日本没有中文的打字软件。于是他试着下载中文打字软件,但软件与日本电脑程序有冲突,一会便死机三次。好不容易在右下角找到中文打字软件,却是台湾的注音输入法,让人崩溃。当时,于刚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于是他试着用英文回复,但对方是农民家长,看不懂英语。如何让一个文化不高的人看懂回帖呢?于刚灵机一动,用英文小写字母代替拼音字母,让帖子以拼音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方很快看懂了他的回帖。于刚为他安排了当地的眼科医生朋友,并为其开通了专家会诊的绿色通道,挽救了这位患者唯一一只眼的视力。。
回国后,于刚这种回帖方式被科室里的吴倩主任、全晓杰护士长戏称为“于式狂拼”。后来大家在出现类似情况时,都效仿“于式狂拼”,屡试不爽。
“我会专门抽出整段时间,把质量好的科普文章全部存入印象笔记,然后进行定期浏览、学习。”在他的印象笔记里边存储了大约30000条网络最新的讯息,他搜集了7000多张患儿的图片,正准备制做100期的5分钟科普音频入驻网站。同时他积极尝试运用最先进的3D技术视频演示,让患儿家长了解复杂的儿童眼科的手术过程。于刚罗列的这些儿童眼科的科普构思及创作,生动、活泼、实用,让患儿家长更直观地认识了疾病和相关注意事项。
直到今天,打开网页一条一条地回复患者的咨询,花时间写科普仍是于刚每天工作的一部分。在他的带领下,科室里的同事们都自发地投入进来,在线上搭起了一座没有休息日的“特殊门诊绿色通道”。
如何打造医生品牌
“花这么大的精力在医患沟通上,值吗?”我问。
“我也无数次的问过自己,想过很多理由,到头来发现,千百个原因都不如患者点个赞!”说这话的时候,于刚还给我数了患者从网上给他送的花篮,礼物以及小红花。“医生和明星一样,也有自己的粉丝。”
在一个儿童眼科患友会的论坛上,患者家属们自发搭建了很多不同儿童眼病的交流平台,讲述着自己的就医故事,有的帖子长达数千字。帖子里,那些被于刚医生救治过的患儿家长,转发于刚撰写的科普文章,自创就医攻略,做起了义务的宣传员,这也让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专家的口碑散播到全国各地。
由于刚和他的眼科团队开发、独创的儿童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新方法属于国内一流技术,接受手术后的孩子,眼型漂亮,手术效果良好,深受先天性上睑下垂家长的青睐和喜欢。国内一个将近1400人的上睑下垂患友QQ群里,有将近500多个孩子的手术都是于刚、吴倩眼科团队完成的,其中最小接受手术的孩子年仅8个月,这些家长都是通过口碑相传,最终带孩子前来手术。于刚告诉健康界:“听同事说我才知道,在那个QQ群里,我是一个一丝不挂的存在。我对患者说的每句话,交待的治疗方案,孩子手术前后的照片,拒收的红包,包括拒收红包的数量都被患儿家长贴在群里。”于刚坦诚白天患者见到的是阳光的自己,晚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面对阴暗的自己。红包递到面前他也纠结过,但他说:“这开始是一个道德问题,最终会成为一个习惯问题。“
于刚认为,医生品牌的建设,没有任何捷径。利用互联网做医患沟通,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想利用互联网炒作自己或者吸引患者眼球,就完全偏离了医患沟通的本质,更不用奢谈品牌和口碑的塑造了。你热爱他,他自然会给你带来声誉,你尊重他,他自然会给你带来尊严,你为他服务,它自然会为你带来效益。
于刚还记得科里的年轻医生刚入职的时候,曾经问过他,“主任,我们年轻医生,没有多少经验,怎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于刚回答:“只要你真心、用心,尽管你年轻,经验不丰富,患者仍然会从你的眼睛和行动里感受到真诚,自然会信任你。”这种真诚和感动也是于刚最初在网站上做科普,在论坛回帖的初衷和源动力。
2013年于刚带领他的眼科团队接诊了来自国内外的近19万的眼病患儿,日最高门诊量达到1600人,通过网络上各种形式的医患沟通(寻医问药,科普讲座,健康节目,手术视频,手术并发症告知),他们用真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用行动避免了各种医疗纠纷。
“医生品牌的积累是个辛苦活,信誉的积累需要一生一世去维护。做医患交流会失去很多,现在,我应该是带孙子玩的年龄了,但是这种通过互联网和患者的交流我还在继续,不管条件怎么样,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于刚说。
于刚的创业观
于刚医生团队的移动医疗事业,从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如今也迭代到APP了。但对于目前被热捧的眼科APP,于刚有着种种顾虑。他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还没出生就会被淘汰的产品。让患者下载一个十几兆的APP在手机里,门槛太高,形式太重。但是,于刚的团队并没有放弃APP的研发,毕竟这是一个新的入口和平台。于刚认为:“所有互联网的应用都是入口,做出好内容,让患者有一种舒适的体验感才是最终的目的,理顺逻辑关系,才能对患者有益,增加患者的粘度。”
最近,越来越多的风投公司开始和医生接洽,越来越多的医生集团也先后宣布成立。于刚并非无动于衷,他笑称:“这是对医生个人品牌的认可和推崇,更是医生真正做到多点行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人”的前奏。”但无论是融资搭建属于医生自己的移动医疗平台,还是谋划成立医生集团,于刚都显得十分谨慎。他说:“没想清楚之前不盲目做,没有特别好的线上线下的产品,医生不要轻易融资。如果双方风险共担,无可厚非,但是做医生的底线是不能做忽悠投资商的事。”
关于目前医生创业的问题,和于刚医生聊了很久,他的想法超前、务实、全面,既充满憧憬又不失稳健,他的两句话一直在我的脑中盘桓,挥之不去:
“不转型,不进步,很快就成历史遗迹。”
“人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做多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