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养生就是补”,其实不对,补错了比不补还糟。今天我就跟大伙好好唠唠。
先说说鸭肉,它是寒性的,确实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夏天吃点还能缓解燥热。但这玩意儿对脾胃是个考验。
你要是年轻时脾胃好,吃下去还能消化吸收;可到了五六十岁以后,脾阳本来就弱了,再吃这种寒性重的肉,很容易伤到中焦阳气。
什么叫中焦阳气?简单点说,就是你吃饭香不香、肚子胀不胀、大便干不干、手脚凉不凉的关键所在。鸭肉吃多了,这些毛病都可能加重。
特别是那些平时手脚冰凉、胃口差、容易腹泻、面色苍白的人,更要少碰鸭肉。不是说它不好,是它不适合你这个体质了。

1. 鸭肉:寒性重,伤阳气
前面说了,鸭肉偏寒,尤其像烤鸭、酱鸭这些加工过的,油脂多又难消化。老年人脾胃弱了,吃多了容易积食、腹胀,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问题,特别是手脚冰凉、胃口差、容易腹泻的人更要少吃。
2. 羊肉:温燥过头,易上火
羊肉是温补的,冬天吃点御寒挺好,但年纪大了,阳气不足的同时往往伴有阴虚。这时候再吃太多羊肉,容易阴阳失调,出现口干舌燥、失眠烦躁、血压升高等情况。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的人更要控制摄入。
3. 猪蹄、肥肠等油腻肉:加重消化负担
猪蹄、肥肠、红烧肉这些菜油水大、脂肪高,吃起来香,但对老年人来说不容易消化。长期吃这类油腻食物,容易生痰湿,影响脾胃运化,时间久了还可能引发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问题。
4. 加工肉制品:腊肉、香肠含盐太高
不少老人爱吃腊肉、香肠、熏肉这些腌制食品,觉得味道浓才下饭。可它们盐分高、添加剂多,吃多了容易钠超标,引发高血压、水肿,甚至加重肾脏负担。有慢性病的更要管住嘴,别图那一口咸香。

其实也不是不让吃肉,而是要吃得对、吃得合适。
我平常自己做饭,会选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性质平和的肉类,比如:
我给大家几个简单实用的做法:
1.鸡肉 :性温味甘,入脾、胃经,适合气血虚弱、体倦乏力的人;
2.瘦猪肉 :性平,富含蛋白质,适合日常补充营养;
3.鱼肉 :清淡易消化,特别是鲫鱼、鲈鱼,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喝汤调养;
4.蛋类 :鸡蛋、鹌鹑蛋都是优质蛋白来源,容易吸收,适合老年人每天适量吃。
吃法上也要注意,尽量以清蒸、炖煮为主,避免煎炸烧烤,这样既保留营养,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