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下的大健康食品: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的生存法则-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动态 > 风口下的大健康食品: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的生存法则

风口下的大健康食品: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的生存法则

来源: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类别:行业动态 2025年04月07日 08:04:48

最近这一两周频繁接触了很多企业,大家对行业越来越看好,这种看好的逻辑不是所谓风口的逻辑,而是感觉行业底层的逻辑在变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倒逼着行业进行升级,越来越多企业坚持做正确的事。大健康食品行业这片“蓝海”市场正经历着剧烈的结构性调整:政策收紧淘汰了30%的贴牌代工企业,流量红利消退让依赖营销的新锐品牌增长失速,消费者对"伪科学"宣传的信任度降至冰点。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唯有手握产品力与临床实证两大核心资产的企业,才能真正乘势而起。

 

01

行业变局

从流量泡沫到价值回归

 

最近接触了一些流量打法做出过结果的团队,一年规模也能够做到10亿+体量,但大多数是规模看着好看,实际则苦不堪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ROI越来越低,新品开品难度越来越大,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现金流始终徘徊在生命线,远不如一些规模小一些的品牌活的细润。

 

我们在大健康食品行业有一个底层的观点:流量打法很难沉淀出大健康食品品牌。大健康食品底层是需要解决消费者信任的问题,只有围绕消费者信任体系的搭建去布局才是正道,才有可能建立品牌的壁垒!规模形成不了壁垒,有效性才是壁垒,信任才是护城河。

 

丁香医生调研显示,68%的消费者将"临床实验数据"列为购买决策首要依据,远超明星代言(12%)和网红推荐(9%)。 以天猫健康为例,大健康品类获客成本从2019年的80元激增至2023年的350元,公域体系的ROI持续走低倒逼企业重构商业模式。

 

这场变革本质上宣告了"重营销轻研发"时代的终结。当行业平均毛利率从巅峰期的60%回落至35%,唯有真正具备科研壁垒的企业才能守住利润空间。

 

02

产品力革命

从概念创新到科学深耕

 

概念创新的逻辑还是营销逻辑,这是过去十几年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规模始终没能起来的关键原因,还是用消费品的影响逻辑在概念上去迎合或收割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这种方式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当下及未来,只有真正意义上围绕产品力深挖去构建有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够实现在产品同质化超过70%的竞争红海中突围。

 

在产品力打造上围绕以下三个方向去深挖:

 

□ 原料技术纵深化

 

从简单复配走向分子结构改造、生物利用度提升等深水区,不断围绕有效活性的识别与提升做深挖。

 

□ 功能靶向精准化

 

针对特定人群(如糖尿病前期、睡眠障碍者)设计靶向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在功效体感上实现更有效的突破,特定功能场景下的精准营养逐渐取代泛功能化产品成为主流。

 

□ 剂型体验场景化

 

剂型创新正成为连接实验室成果与消费场景的关键桥梁,在追求功效满足的同时,通过剂型创新和场景融合,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情绪需求。

 

03

临床实证

从营销话术到信任货币

 

在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的调研中,73%的消费者认为"缺乏科学依据"是阻碍购买的首要因素。如何构建可信的证据体系?核心要围绕三个环节去布局:

 

□ 基础研究筑牢根基

 

可以跟高校合作,尤其是选择已经有很多年基础研究沉淀的团队合作,关于底层的作用机理有更扎实的研究,为后续产品功效提供底层支撑。

 

□ 人体试验构建信任

 

任何花里胡哨的背书逻辑都不如实打实的临床数据来的实在有效,最近我们接触的头部的一些企业,无论是做原料的,还是做品牌的,都有在布局临床验证,消费者对于这种实打实的有效数据证明有更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制度要求至少1项人体试验数据,相比之下,国内通过蓝帽子认证的产品中,仅有31%完成RCT(随机对照试验)。

 

□ 真实世界数据强化说服

 

与相关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用户营养干预慢病数据模型,这种真实世界研究(RWS)正在成为临床试验的重要补充,也成为企业更深更强的壁垒体系,虽然需要更长的周期,但对于长线品牌的构筑是非常有必要。

 

04

未来图景

科学化、专业化、全球化

 

当行业进入"硬核竞争"时代,三个趋势正在显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医疗级标准渗透、全球化资源整合!大健康食品行业是一场专业的竞争,围绕产品力与用户的信任体系构建至关重要,用户生命周期运营是品牌打造的终极护城河。

 

在这场变革中,没有侥幸者的位置。那些愿意十年磨一剑打磨产品、构建证据链、深耕供应链的企业,终将在万亿健康食品市场中占据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当大健康食品行业走出流量迷思,真正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企业,必将收获时间的复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