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省份迈上“新台阶”
随着2024年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各省份2023年全年经济“成绩单”相继对外发布。截至发稿前,31省份中仅有湖北、新疆及黑龙江尚未公布相关数据。
在我国126万亿经济版图中,经济大省独当一面。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以13.57万亿元的经济成绩居于榜首,此外还有包括山东、浙江、四川、湖南等7个省份均实现了经济量级的跃升。
从增速来看,28个省份中有15个跑赢全国(5.2%),其中西藏、海南、内蒙古分别以9.5%、9.2%、7.3%的增速领跑,北京增速与全国持平。增速前十的省份中,西部省份占到6席,东部占3席,东北占1席。同时,陕西、广西、江西等省份的增长情况则略低于预期。
面向2024年,各地拼经济取向鲜明,不少省份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在5%至6%。为实现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着力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不少地方共同的发力方向。
东部“进阶”
在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有一半实现了“进阶”。最为突出是东部省份,在经济总量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具体来看,“老大”广东迈上了13万亿元台阶,“老三”山东迈上了9万亿元台阶,“老四”浙江迈上8万亿元台阶。
继2021年突破12万亿元后,广东仅用两年时间,又一次迈上新的万亿元台阶。据此数据计算,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10.8%。作为中国经济第一省,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基础上,广东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更大的增加值,也意味着要保持GDP稳步增长,广东更要付出加倍努力。
当地在自我剖析中特别提到,在复杂因素交织下,广东能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产业的“稳”和“新”。第二产业保持在40%以上的份额,做到“制造业当家”,同时加大新动能产业投资力度,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8.2%,为广东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和广东一样,作为北方经济的"扛把子",山东也是在2021年完成GDP8万亿量级的突破,而后用时两年再次“升阶”,经济体量达到9.2万亿量级。从细分指标来看,山东可谓做到了“全面开花”,其中社消零增速达到8.7%,在经济十强省份中位居前列。
不久前,山东官宣,省内“万亿之城”迎来上新,烟台正式晋级。作为省内“经济第四城”的潍坊,也早已提出要冲击万亿。2024年潍坊政府工作报告披露,预计2023年潍坊GDP增速5.1%,这意味着潍坊GDP将迈上8000亿元台阶。新的增长极诞生,也将为山东再上新台阶带来更多助力。
于浙江而言,“8万亿”是它的新台阶。除了总量,浙江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等关键指标均超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也接近3万亿元。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都非常亮眼。2023年的外贸出口额,超过了过去十年一直领先于它的江苏,跃居全国第二出口大省。202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6.1%,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
经济量级跃升不仅仅出现在东部经济大省。从目前公布数据的28个省份来看,除了粤鲁浙,还有5个省份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新万亿级跨越——四川站上6万亿元台阶,达60132.9亿元;湖南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012.85亿元。
重庆、辽宁、云南则同时迈上了3万亿元台阶,2023年GDP分别达到30209.4亿元、30145.79亿元、30021亿元。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排位的细微变化,比如四川超过河南,上海超过安徽。
西部“黑马”
聚焦各省实际完成的增速,在全国5.2%水平及以上的省份有16个。西部省份占7个,东部省份有7个;中部只有“融入长三角”的安徽;东三省则是除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都达到全国水平之上。
西部省份“高增速”的态势比较明显,出的“增速黑马”也最多,比如西藏实现了9.5%的增长,暂列第一;内蒙古增长7.3%排名第三;还有内蒙古、宁夏、甘肃、重庆、四川等增速在6%及以上的省份,也来自西部地区。归属东部地区的海南,同比增速达到9.2%,全国第二。
之所以西部“盛产”增速黑马,一方面与西部省份相关指标的基数普遍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家强劲的工业表现相关。比如内蒙古的煤和风电,甘肃的有色金属,青海的太阳能与锂,宁夏的煤和硅……还在2023年上半年的时候,这几个省份的资源优势和新能源布局,就已经对经济表现形成了支撑。
包括四川、重庆在内,7个增速在全国水平之上的西部省份,二产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这两项指标,也是可圈可点。看看“头部”的名单,二产增速排名前三的是宁夏(8.5%)、内蒙古(8.1%)和西藏(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在前三的是宁夏(12.4%)、西藏(8.7%)和甘肃(7.6%)。
成功突破3万亿的重庆与站上6万亿的四川,同样受益于工业。
2023年,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第三季度重庆生产的一些新能源汽车成为爆款后,推高了后半年的工业增速。汽车和其他产量攀升的工业品一起,助推重庆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对整体的经济总量增长做出了贡献。
四川亦是如此,2023年其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3%。
中部放缓
东北三省表现不一。吉林(6.3%)和辽宁(5.3%)延续了前三个季度的走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经济增速分别实现了6.3%和5.3%。但黑龙江全年增速则录得2.6%,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排名靠后。
吉林抓住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锻造着更大的优势。2024年1月2日刚开工,吉林直接把推动全省全面振兴的座谈会开到了一汽。吉林方面提到,过去一年,一汽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则有了国家队、市场力量的加持,包括央企领投的5000亿大单,涵盖工业、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宝马集团宣布在辽宁追加100亿元投资……“投资不过山海关”正演变为“山海关不住”的阵势。
不过对于2024年,黑龙江比较乐观,给出了“5.5%左右”的目标。也许,借着“尔滨出圈”为全省冰雪经济造出的声势,黑龙江能将“流量”变“留量”,进而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能量”。
视线聚焦中部六省,相较于此前的“高歌猛进”,今年整体增速有所放缓。除安徽和还未公布数据的湖北外,山西(5%)、湖南(4.6%)、河南(4.1%)、江西(4.1%)均低于全国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包括安徽在内,五个省份(除湖北)都没完成2023年年初预期的目标。
在公布成绩单的同时,近七成的省份给2024年定下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西藏和海南,依旧乐观,将增速目标定在了最高的“8%左右”,在全国遥遥领先。
得益于消费恢复和自贸港政策效应释放,海南除了2022年遭遇疫情冲击外,其余三年的增速都稳居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2024年是自贸港全面完成封关软硬件建设的一年,海南的目标自不会定得太低。
除此之外,其他乐观估计2024年经济走势的主要是几个东部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北京、天津,以及辽宁。从表述上看,这五个省份预期向好,将增速目标上调了大约0.5个百分点。
其余设定了目标的15个省份,接近一半是持平状态,另一半则做了调减处理。下调幅度最大的是江西,从“7%左右”到“5%左右”,对明年GDP增速预期下降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