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仲春的第二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春分后,北半球气候逐渐温和,雨水逐渐充沛,阳光逐渐明媚,但因此时节气温变化较快、昼夜温差大,所以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等。中医认为其病位在心、脑、脉,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属于“中风”“偏枯”“眩晕”“头痛”“胸痹”“心悸”“怔忡”等范畴。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5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高发。那么,在春分时节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国医大师孙光荣建议,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以和为贵 养心为本
孙光荣在临床上一直强调“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倡导“中和”学术思想。他认为:“中和是机体阴阳平衡稳态的基本态势,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诊疗所追求的最高佳境。”孙光荣还特意编了一套调养口诀:“中医养生大道扬,阴阳平衡是总纲。顺应四时避邪毒,未病先防第一桩。内外环境需中和,气血充盈且调畅。食养药养与术养,万法归宗合则安。”
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俱备。养神是本,养形是标,而养神的关键在于养心。中医学的心不仅具有输送血液的功能,还包括了思维、意志、智慧等功能。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可以主宰五脏六腑,是一身之“大主”。
《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说明心管理身体内多种事物,使身体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意即心藏神,为君主之官,若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国家有明君在位,则国泰民安;若出现昏君,则可能出现国将不国之危局。心之于人,如君之于国,须护之,不可使其受任何危害。因此,孙光荣指出,养生之第一要义即养心。
春季应肝,《素问》讲“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藏于肝,由肝血化生和涵养。如果肝血不足,血不养魂就会出现失眠多梦、梦游等症。此外,心生血,肝藏血,肝可以调节血量;心主推动血行,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可见心与肝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二者功能关系密切。春季肝气旺时更应养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生气、发怒。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培养一些雅趣,可以陶冶心灵、怡情养性,有助于遇事时心态平和、波澜不惊。雅趣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读书临帖、澄心静坐、益友清谈、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等。
孙光荣认为,人活着应该有所追求,在追求中体现自身价值,能为社会、为别人尽点心、尽点力、做点事,心态自会安定平和。而养心的重要原则正是心态平和,心态平和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扰心之事。正如孙光荣总结:“养生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倍偿。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晚睡早起 避寒保暖
起居方面应遵守《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原则,宜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孙光荣提醒,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说要熬夜,即使“晚睡”也应该在晚上23点之前入睡,也就是子时前入睡。
春分时虽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阳光逐渐增多,天气日渐暖和,但昼夜温差较大,而且雨水增多,还不时有寒流侵袭。此时养生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
在“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的春季,乍暖还寒、冷暖交替的气候还会影响到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保暖,以免受寒诱发旧疾。
晨起梳头 睡前沐足
南宋养生著作《养生月览》称,春天应“每朝梳头一二百下”。隋代名医巢元方也认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头发不白的功效。春分时节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之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张,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趁此时节,晨起多梳头以刺激头部诸多经络穴位,能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经络气血畅通。
到了夜晚,寒邪易从足部入侵,临睡前以热水沐足既能保持足部整夜温暖,顾护阳气,还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佩戴香囊 防病保健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的风俗和习惯,还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俗语。所谓香囊,就是将芳香类中药(如苍术、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春分时天气转暖,各种细菌、病毒异常活跃,是流感、水痘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孙光荣指出,一般人群佩戴香囊可调节气机、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脏腑安和,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中老年人佩戴香囊,还可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合理饮食 平衡适量
春分时大自然昼夜阴阳各占一半,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春分时节是各种植物萌生嫩芽的时候,如香椿芽、柳芽、鲜荠菜、韭菜等,都是比较早的报春菜。这些当季菜鲜嫩味美,营养丰富,十分符合春季人们的营养需求。
孙光荣强调,春分的饮食要追求多样化、平衡化、适量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避免进食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搭配方式,如吃鸭肉、河蟹等寒性食物时,最好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以避免食后损及脾胃引起腹部不舒;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最好配以滋阴的蛋类。另外,春天肝气过旺可伤脾,因此要注意多食甘味食物滋养脾胃,如大枣、山药等,少吃酸味的食物,如番茄、柠檬等。
此外,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黄素可以促进维生素C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保护血管、降低体内钠含量有一定作用。不过,孙光荣提醒,茶叶有一定的兴奋作用,特别是浓茶,所以高血压患者以饮用少量淡茶为宜。
适度运动 量力而为
春分时节,应让自己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自然界相顺应。建议在阳光下适度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到树林、公园、河边散步、慢跑、骑行,或练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锻炼时间以上午9~10点为宜。也可以在室内养绿植、花卉、盆景,怡情养性,这样既可锻炼身体,又能使心情愉悦。孙光荣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中的上午是阳气升发旺盛的时候,此时适度活动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时尤应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为,以微汗出为佳。
穴位按摩 养心理气
孙光荣介绍,日常还可以经常按揉两个穴位,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神门穴
神门穴在腕前内侧,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按揉此穴有补益心气、安定心神等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对于心烦、失眠等症状也能有效改善。具体操作时可用拇指稍用力向下点压对侧手臂的神门穴,保持压力不变,继而旋转揉动,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
膻中穴
膻中穴在前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按揉此穴有宽胸理气、清肺化痰、缓急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能改善心脏神经调节、增强心肌供血、调节心脏收缩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具体操作时可用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稍向下用力按压膻中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6次,有酸麻胀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