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热播电视剧《梦华录》,让大家见识到了宋朝商人高明的营销技巧,即便在今天的商业上,这些营销术也依旧实用。
商业诞生后,产品营销活动随之发展,不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广告形式,更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营销故事。
其中,在古代经济史巅峰的北宋时期,更是有着许多经典营销创意,让人为之叹服。最近,电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从主人公赵盼儿在东京开店创业的故事中,我们便能领略北宋的商业世界。
任何一个生意都有周期,赵氏茶馆开业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是开业没多久,业绩便迅速下滑。
经过周密市场调研分析后,赵盼儿发现了问题所在,因开店前缺乏市场调查,茶馆在选址策略上出现重大失误。当时,东京的茶馆大多聚集于“茶汤巷”,而赵盼儿却把自己的“茶坊”,开在了马行街。
在所有人看来,“赵氏茶坊”此时已经进入死局,失败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营销鬼才”赵盼儿,却通过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巧妙操作,将一盘死棋局盘活。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赵盼儿是如何做到的?
赵盼儿玩转茶坊只用4招
除了重新定位外,赵盼儿更是围绕高端产品“点茶”,展开一个个创意包装,让产品有了灵气,迅速活了起来。
有了精准定位、产品升级,赵盼儿又来了一招“稀缺性营销”,更让人拍案叫绝。
“稀缺的才有价值”的生意经,被赵盼儿运用得炉火纯青。消费满300文,才可上二楼雅室欣赏琵琶语,仅限三首,仅有十个席位,先到先得;
无缘琵琶语的客人,还能够退而求其次,享受“九九归元茶”,依旧每天只售十套。简单的产品直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价值,让消费者对高价产品趋之若鹜。
到此为止,“半遮面”仅算是小有名气,但是并未出圈。接下来,为了能快速提升知名度,赵盼儿决定利用广告和公关两种手段营造声势。
在赵盼儿的高端朋友圈里,有一位京城花魁张好好,赵盼儿主动借助张好好在文人墨客圈子里的名气,快速提高了“半遮面”知名度。
同时,赵盼儿还擅长借助事件营销,以炒作热点的方式,达到提高自己产品知名度的目标。面对同行抄袭、同行挑衅、质量问题等负面信息,临危不乱处理恰当,反而让自己的“半遮面”名声大噪,火遍东京。
小米、LV等,仍在向“祖师爷”学习
一千年前,赵盼儿的这套“品牌升级术”堪称经典,千年之后,我们依旧能在现代商业世界里,找到创意营销的案例。
国产手机品牌小米,就是一个例子。
众所周知,知名手机品牌小米,就是凭借差异化定位,在激烈的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小米针对低端市场推出“红米”品牌,应用极致性价比战略,在千元机市场中占了不小的市场份额。而小米数字系列则致力于冲击中高端市场,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在高端市场上站稳脚跟。
而营造稀缺性这一招,更是被精明的商家,运用得出神入化。一般情况下,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奢侈品品牌会通过提价和减产方式打造产品稀缺性。
著名时尚品牌LV就是一个典型案例,LV每到一个季度结束,都会将没有卖完的剩余产品,送到法国工厂进行销毁,来达到产品稀缺性的目的。
另一个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则喜欢建立足够高的价格门槛,它的配货制度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通过延长消费者的等待时间,强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欲望。
一千年前,有无人不晓的“花魁”,一举一动都能引领时尚潮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中,也有粉丝众多的网红KOL,同样能起到种草效果。
国货美妆第一股“完美日记”的崛起,便依赖于和网红KOL的深度绑定。小红书先后合作了15000多名美妆KOL,搭建金字塔式的投放布局,利用头部网红做产品背书,腰部网红做大面积种草,路人素人做客户见证。品牌相关信息遍布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仅小红书相关笔记数据近有31万篇。
自古以来,老祖宗在商业世界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商业智慧。当下,如何将其巧妙利用,并融入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