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疫情攻坚战中,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将其对民众“医、食、用、行”等各方面的支持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在扩散,对新型肺炎疫情的防控始终牵动着各方。
与17年前那场SARS疫情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虽然致死率更低,但恰逢在春运时段爆发,因此给了病毒传播的绝佳机会。
不过有一点能够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的科技通信手段已今非昔比,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令全国人民都有了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的通道,这能让我们规避掉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可互联网的作用仅仅在于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这次疫情攻坚战中,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将其对民众“医、食、用、行”等各方面的支持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当前我们所面对的境况会更加恶劣,挑战会更加严峻。
那么,互联网在这段日子里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答案就藏在互联网公司为了应对疫情所做的那些事儿中。
“闻”:信息披露及时、准确是重中之重
华盛顿大学的Louis Kim教授和Shannon M. Fast, Natasha Markuzon几位科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观察媒体报道的数量与疾病传播数量之间的关系。量化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此类疾病的感染数减少33.5%。因此,媒体可能是预防疾病传播的一个有效手段。
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将疫情信息传递到每个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对比。根据CNNIC的报告,在2003年用户获得有关“非典”信息来源中,55.6%来自国内中文网站,还有27.4%来自电视,报纸、杂志占据9.9%,另外还有2.9%来自同学、朋友、亲人直接的交流。
而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中,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以及短视频平台等成为网民最常获取信息的来源,互联网成为了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在信息传递、止谣破谣方面发挥作用。
比如以腾讯新闻为首的资讯客户端纷纷上线“抗肺炎”专题频道,24小时及时更新疫情重要信息和科学防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