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是否能替代广告?品牌到底应该如何确立?欧美的营销界有一个经典的讲法是: 最好的广告就是产品。
广告的最终目标是销售产品,如果产品最终不能符合消费者需求,那么不论你电视屏幕中的MV将产品宣传得有多么好,或许能吸弓|得了消费者的眼球,但绝对吸引不了消费者去掏自己的钱包。
史玉柱曾经说过: “你卖形象广告,除非是像保险公司这样的,可能它们需要一些形象广告。其实很多公司是不需要形象广告的。”消费者喜欢你的产品,那么他们会自然而然帮你去宣传,形象广告做得太多,反而会让消费者觉得产品虚假。
在史玉柱给“脑白金”做的最早的广告中,有一个广告才花了5万块钱,因为连胶片都没用,就用数码机拍的,但出来后,史玉柱认为效果特别好。广告中的老头是找的一个话剧演员,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话剧演员面部表情很夸张,就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最后说“收礼还收脑白金”的时候,他跑过来一下子把“脑白金”抢过来,抱在怀里还扭两下。
当时史玉柱让这个广告先在苏州试播,结果刚播没多久,便有很多人给苏州电视台写信,希望他们停播这个广告。甚至有老板对电视台的人说,史玉柱付了多少钱播这个广告,他便付同样的钱让这个广告别播了。那个广告虽然美誉度很差,但是播了之后,销量增长得很快,效果确实好。
最终,史玉柱觉得广告如果老让人讨厌也不行,因此就决定弄一个更好的。于是便请姜昆和大山拍了一个广告,姜昆的形象挺好,广告制作费用更是没少花,播的次数也很多,但播出的效果远远没有之前让人讨厌的那个广告效果好。
后来史玉柱悟出一个道理:大多数公司不需要形象广告,而是需要直接地产生销售。有的广告太注重形象,却很少提到产品。这种广告基本上一点效果也没有。
广告目标的选择往往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具体考虑,很多时候,广告目标不同,广告内容也应该各有侧重。有的管理者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产品的认知率,从消费者的心理着手,认为只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就可以了,因此大打企业形象广告,殊不知,这样的投资最终只会石沉大海。
因为在营销广告中曾经“摔过跤”,所以史玉柱一直十分坚定: “做什么都要务实,
从企业的角度,你能卖产品才是好广告,你不能卖产品,对我们企业来说就不是个好广告。现在广告太多了,每天晚上一个人要看几百个广告,99%的广告大家是记不住的,等于白打,尤其越美的广告越没印象。”
史玉柱还在珠海巨人集团的时候,做过很多产品。那个时候史玉柱很不安分,经常想去换广告语。稍微脑海中冒出一个更好的,史玉柱就要重新再拍,就要把它换掉,结果最终又发现效果并不好。后来,史玉柱转战珠海做广告,又因为过于注重广告形式,不太注重对消费者的研究,也就是定位的准确,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1994年,史玉柱激情所至一下上了几十个产品。有药品,有保健品,还有电脑、软件等。他当时打的广告计划是一个月,实际上大概两个多星期,就是在这两个多星期不到20天的时间里,他在全国总共花了5000万元的广告费。史玉柱带着自己的团队设计了 100多幅广告,主要是以报纸广告为主,而且是通版的,就是两个版拼在一起。结果是广告费用花费巨大,但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史玉柱后来承认,那个时候,自己的确是为广告交了很多学费。
我们所做的广告实际上一切都围绕着品牌:建立品牌,保护品牌,让品牌不断地产生利润。然而如今,品牌能够带来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常柔性的东西,那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品牌的关系。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广告拉扯到形象问题上,忽视产品真正在消费者心中的意义,那么这个广告就是失败的。
最好的广告就是产品,只有将产品的特性放在首位,才能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里熟知产品性能,才能真正突出产品的主题,达到宣传产品和吸弓|顾客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