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保健品市场日渐火热。不少产品靠夸大宣传“忽悠”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将保健品“伪装”成药品、给普通食品套上治疗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受理涉及保健品类投诉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保健品市场领域。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北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公安市北分局、区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自1月8日开始,在全区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行动。
乱象:夸大宣传忽悠老年消费者“中招”
自从妈妈在家门口的一家健康信息咨询公司结识了几位“忘年交”,李芹女士的眉头就没舒展过。“前几天妈妈刚买回一堆细胞营养液,隔两天又提回一袋叶黄素天然β-胡萝卜素软胶囊,煞有介事地说这些保健品各有奇效,有的能修复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的吃了清肝明目、不会得白内障……还叨叨着让全家都跟她一块儿吃。”李芹抱怨道,“半年来妈妈已经在买保健品上支出了一大笔钱,她心脏不太好,有时心绞痛不吃药却没断过吃保健品,要是能见效我也就认了,可吃了那么多保健品却对她缓解病情毫无帮助,这不明摆着是虚假宣传嘛!”忍无可忍的李芹在2019年春节前拨打投诉电话,向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反映了此情况。
接件后,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属地市场监管所火速行动,来到这家位于汝阳路的健康信息咨询公司执行检查。在一堆堆厚厚的宣传页上,执法人员发现在售的普通保健品均被冠上了治疗疾病的功能:调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调理中风后遗症、治疗椎间盘突出……“保健品不能与药品混为一谈,这种夸大保健品治病功效的宣传手段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等相关规定。”该局反不正当竞争科工作人员冯晓东说。
在现场收集到的聊天平台的销售记录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销售人员将各种惯用“套路”烂熟于心:针对老年消费群体,销售人员运用推介话术拉近与老人的情感距离,定期为老人免费赠送鸡蛋、生活用品;免费组织健康讲座,现场免费体检;更有甚者会上门拜访老人陪他们拉呱、做家务。在该公司的销售花名册上,已有50余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屡次“中招”,涉案金额超过40余万元。据了解,此案件情节严重,目前已移交至公安机关。
与李芹女士的母亲一样,误入保健品虚假宣传“陷阱”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自1月8日开始,市北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公安市北分局、区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在全区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行动,严厉打击“保健”市场各类违法行为。
亮剑:形成高压态势查处虚假宣传行为
该次整治行动中,针对台东三路步行街周边及辖区各大药店、延吉路、山东路等繁华路段商业大厦等商务楼内企业,市北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查处药店及保健品销售经营业户明示或暗示日用品具有保健、疾病预防或者治疗等功能,对商品性能、功能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查处销售医疗器械经营业户假借健康讲座、赠送礼品、组织旅游等形式,向老年、病弱等特定消费群体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针对各街道经营集中场所及经常召开保健食品营销讲座的影院、宾馆、写字楼等场所,重点查处在许可登记的经营场所之外,集中招徕消费群体组织销售保健食品等商品的行为;查处为违法违规经营提供场所等便利条件的行为。
对于消费者普遍反映的广告宣传“忽悠人没商量”的沉疴顽疾,市北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了台东三路步行街、辽宁路商业街、杭州路商业街两侧发布广告及药店内殿堂广告及纸质广告,查处含有断言功效、保证安全性、说明治愈率等内容的违法广告,以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违法广告代言行为。与此同时,严禁利用健康养生节目栏目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并加强对互联网广告的监测力度,对于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
这场针对保健市场乱象的整治风暴,已显现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该局已组织对投诉举报、案件处罚、媒体曝光等发现的问题企业约谈36次,提出整改要求,先后清查云联惠、权健、华林等保健品直销企业经销商22家,将不在地址的经销商依法纳入异常名录。在节会现场、商超及社区广场等场所进行集中宣传,发放资料1000余份,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力量举报欺诈、虚假宣传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数600余人次,检查经营业户500余户,现场责令整改18起,立案3起,查扣物品2宗,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起。
保健品专项整治工作不限于“百日”,关键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据市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继续加强保健食品经营环节监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完成,对限期整改的提出复查报告,将有关处理情况纳入企业信用档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封存、下架、责令企业召回并监督销毁。涉及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保健品市场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