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我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也成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行业。到2010年,保健品人均消费有望达到100元,保健品产业市场总容量将突破1000亿元,达到1300亿元的消费量;到2020年时,人均消费将达到300元,市场总容量会突破4500亿元。然而,尽管我国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但中国的消费者仍面临着保健食品售价居高不下的窘境。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其中有五条涉及保健食品。下面是对我国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重备案轻审批
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五条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内容中,一大重要变化就是变“审批制”为“备案制为主”,仅对“使用新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进行审批注册。张咏指出,“审批制”让保健食品进入市场的周期过长,使企业的负担加重。而“备案制”实施之后,将有利于推进保健食品种类数量的增加,价格也会随之有所调整。“审批的费用省下来之后,企业整体的成本肯定会降低,定价也会更加趋于合理化。”
保健食品行业打四非
5月中旬至9月底,CFDA开展史上最严厉的保健食品行业“打四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行动,让这个产值超过2800亿元的市场洗牌在即。对于已经混乱多年的保健品行业来说,此次严打或将让行业走向正确的发展之路。
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江湖波涛翻滚,禁止贴牌生产、严控批号的新规《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管理规定》将在2014年正式实施,这些将给保健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变革?
国家政策是最大的推动器
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具体涵盖内容、发展目标和规模,指出发展健康服务业对调结构、稳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届时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对此广东省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表示,“这个文发得特别及时以往营养保健食品缺乏明确定位,百姓对这个行业认识较片面,将保健品行业和健康服务业等同化,而现在国家对整个健康服务业进行细分,也给了具体的措施意见,这就拔高了行业发展层面,可以说以营养保健食品为代表的健康产业真正迎来了一个春天。”他指出,国家政策是最大的推动器。“国务院提出的8万亿规模,不管是从拉动内需还是企业转型升级来说,都对健康产业,尤其是保健食品、营养品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保健行业不能再野蛮生长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调查研究预测报告》显示,保健品行业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但正因如此,行业内存在如“假冒保健食品”、“夸大、虚假宣传”、“非法添加禁止类药物”等诸多乱象。
张咏说:“春风来了,要求也更严格了。从业人员应该好好的规范经营,把产业做大做强。”今年,在连续5个月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后、国家拟将再出台一系列有关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的新管理办法,以进一步整顿和净化保健食品市场。记者从国家食药监局官网获悉,《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管理规定》2014年1月1日将起正式,按照该新规规定:“不得生产、经营和进口贴牌保健食品”。同时,“未获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食品不得在标签、说明书上声称保健功能。”
张咏评论道,目前行业自律缺失现象依然存在,“四非”问题接连发生,今年的“胶原蛋白风波”就是一起典型的“非法宣传”问题。“严管应成常态,打“四非”不应结束,事实上我们相信政府的监管严打会一直持续下去”。保健行业不能再野蛮生长,有必要从根本上进行遏制。张咏表示,目前来看,政府的一系列严管措施效果很明显,无论是广东地方的“三打两建”,还是全国性的“打四非”,均使假冒伪劣产品、贴牌租号等行业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我想2014年的行业前景会更好,市场清洁度会更高,老百姓能更加放心去消费。”
只有整个行业规范了,公众对保健方面的意识增加了,放心消费,保健市场的前景才会良性发展。张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