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三部位谨防“秋冻”-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健康养生 > 秋季三部位谨防“秋冻”

秋季三部位谨防“秋冻”

来源: 互联网 类别:健康养生 2013年09月18日 12:09:00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所以秋季里人们应早睡早起,以保养阴精为主,“秋冻”应遵循适度原则,身体稍感凉意即可。
  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入秋后不要气温稍降就立即增衣,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锻炼身体的耐寒性。但中医专家提醒,无论冻哪儿,都不要冻着肚脐、后背和双脚,气虚、阳虚

者、慢性疾病患者不宜“秋冻”。
  三个部位不可着凉
  中医养生专家认为,“秋冻”可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过渡到秋凉,帮助人体更加稳固抗御机能,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但需要提醒的是,“秋冻”虽然符合养生之道

,但是无论冻哪儿,都不要冻着肚脐、后背和双脚。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

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冻到后背,会引起颈椎病、腰椎病,严重的还会引发血压高、心脏病;冻到双脚,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出现脚麻、脚疼。脚肿等,重则引起末梢神经

炎。
  慢性病者不宜秋冻

  就“秋冻”对象而言,专家提醒,平常“轻易气短、爱喘大气、手脚冰凉、脾胃不好总腹泻”的气虚、阳虚体质、自我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的体质虚弱等人群,不太适合“秋冻”。抵抗能

力较弱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遇冷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应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此外,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不

宜进行“秋冻”,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者。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事件的发生


  夜间入睡要盖被子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所以秋季里人们应早睡早起,以保养阴精为主,“秋冻”应遵循适度原则,身体稍感凉意即可。在日夜温差变化不

是很大的初秋,人们“冻一下”无妨,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但是夜间入睡一定要注意盖好被子。秋天夜晚的寒气与夏夜的凉爽不同,人体在睡眠状态容易感受风寒。此外,秋季服装款

式以宽松为好,衣料以柔软下垂或棉布料为好。穿薄而多层套装的比穿厚而单层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而最外层的衣服应选用轻而能容纳大量气体的衣料。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