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被整合,电子书市场怎么了?-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资讯 > 等待被整合,电子书市场怎么了?

等待被整合,电子书市场怎么了?

来源: 互联网 类别:行业资讯 2013年03月14日 12:03:00

 

小、相互忌惮、缺乏以谈判和妥协的方式建立起商业规则的能力……中国电子书市场还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一个好的整合机会也正在溜走。这个市场还有整合起来的可能吗?

“请转告出版社我想看这本书的Kindle版”。

亚马逊中国的Kindle电子书店上线已经三个月,人们发现它既不支持Kindle,电子书目也远不及期待的丰富。现在,这家公司正希望借助读者的力量来改变这一点。在亚马逊中国的网页上,每本尚未出现在Kindle Store里的书籍封面的下面都列有一个“通知出版社”的链接。

Kindle曾经被很多人认为是电子书产业最好的整合者。亚马逊中国此举的意义在于希望用它最拿手的数据来聚合出版社—一旦有了数据,在和出版社谈判的时候就有了更高的说服力,让它可以赢得合作伙伴的支持。

在美国,“Amazon+Kindle”的模式掀起了一场阅读革命,它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建立起了强大的市场份额。根据亚马逊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第四季度季报,亚马逊的电子书销售同比增长了70%,亚马逊高管在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电子书业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的规模。

其实早在2011年5月19日,亚马逊所销售的电子书总量就已超过纸质书,当时在亚马逊网站上,每卖出100本纸质书,便可以卖出105本电子书。

但是,这个几乎人人都认为是图书出版业大势所趋的电子化潮流,在中国却仍然没有最基本的商业运营规则可以依托,中国电子书市场甚至还没有真正形成。

“电子书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卖得最好的一本电子书也就100本左右。”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说。

这家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次在苹果的App Store里尝试性地推出了60本iPad版电子书。接下来的8月份,上海译文又和京东商城合作推出了80多种独家版权的电子书,其中不乏伊恩·麦克尤恩这样的英国主流作家。但结果并不理想。

这个市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这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不乏参与者。

在Kindle缺席的几年间,有一批中国公司投身到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和销售之中,比如,汉王科技、方正、爱国者、纽曼、大唐电信等公司,都在2007年Kindle诞生之后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产品,截至2010年,中国推出电子阅读器产品的企业就已达30家。

其中,汉王科技的汉王电纸书在2011年宣布其用户数量达到百万。在此之前的2010年3月3日,汉王科技携电纸书概念登陆深圳中小板,上市首日股票大涨96%。2010年时,汉王也宣称投资3000万元搭建电子书城,为汉王电纸书用户提供版权内容,由出版社定价,汉王与出版社二八分成。

好景不长,这家公司还未来得及成功就重重摔下。在电子阅读器厂商中,汉王在上市前后以面向电子政务和商业礼品市场为切口,把阅读器包装成过节送礼的物品短时间内获得了市场,但内容一直得不到充实。出版社们不信任类似的终端,“国内市场已经从阅读器厂商主导的电子书销售模式,过渡到了电商主导的电子书模式。我们当时就认为它们打通不了产业链。”韩卫东说。

汉王自身也并没有真正花大力气建设内容资源。如今,阅读器的概念早就不再新鲜,iPad等用户体验更好、功能更强大的多媒体阅读器设备很快占据了市场。汉王很快就陷入了库存积压和连续亏损的困境。这家公司上市两年持续巨亏,股价大跌,2012年底不得不卖掉子公司以求生存。

亚马逊在中国最早的对手—同样以图书在线零售起家的当当网,也抢先一步拷贝了“网络书店+电子阅读器”的运营模式。2011年底,当当网数字业务平台“数字馆”上线,开始销售电子书,当当网CEO李国庆也于第二年声称要将当当网75%的图书电子化。2012年7月,当当网又发布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都看doucon”,售价499元,用户可以通过3G或者Wi-Fi在“数字馆”购买电子书。

但是,当当的电子书商店至今也没有在中国的图书市场掀起多大的波澜。2月底,当当网副总裁王曦在一次业内活动上透露,当当网去年的电子书销售额只有大概300万元,而当当网光在转档方面的投入就花了近500万元。

尽管当当和另一投身电子书市场的电商网站京东商城都宣称自己的书城在售10万册左右的电子书。但在书籍内容上却没有获得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仔细浏览一遍就会发现,不知名的小说和文学作品占了大多数,在这些电商平台上热卖的纸质畅销书的电子版几乎没有。

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还包括类似百度这样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这家公司曾经以音乐搜索和免费下载的方式“颠覆”了中国的音乐行业,现在它又在尝试来颠覆图书出版业。但出版商对它怀有更大的戒心,它们从音乐行业汲取了教训,以盗版之名对百度文库进行抵制,百度至今未能复制其在音乐领域取得的那种成功,而这也让中国数字出版业与一个整合者擦身而过。

你会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小清新”身上吗?

豆瓣阅读、以自制Kindle中文系统起家的多看书城、中信出版社自己的App中信飞书、强调字体和版式的唐茶,等等,它们都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投身于这个市场。

这些参与者提供的阅读方式堪称丰富,短信及彩信推送、自制阅读器、App、Kindle推送、电脑阅读、WAP阅读、手机上网阅读等等。有的时候,它们的确能让人看到一丝希望,3G门户花了6位数买下了科幻小说《三体》的电子书版权就曾经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在出版业按最低10万元来衡量的话,是一个出版社给国内一线作家开出的最好版税价码。到2012年底,《三体》获得了以十万计的购买量。负责开发《三体》App的《南方周末》新媒体负责人吴蔚向《第一财经周刊》表示,让苹果公司抽完30%之后,和3G门户再分成仍有盈利。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