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美创始人蔡丙国:点评零售商败局-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 婷美创始人蔡丙国:点评零售商败局

婷美创始人蔡丙国:点评零售商败局

来源: 互联网 类别: 2012年05月17日 12:05:00
文章摘要:结果,生意总是做不起来,当然也就赚不了钱了。我曾经听一位湖北的零售商诉苦,说隔他几百米远的一家化妆品店生意红火,但他的化妆品就像粘了胶水一样,摆在货架上一动不动。他的店门面、选址等都不错,我开始时也纳闷,但后来跟他聊了聊后就发现问题全出在她自己身上。

一、“懵商”--懵懵懂懂,没有具体目标。这类朋友对化妆品品牌不专业,对市场操作不专注,连一些简单实用的化妆品推销技巧都不会,也不明白拉住一些老顾客的重要性,懵懵懂懂的,以为做化妆品就能赚钱,带有较明显的盲目性;即便有时能克服这种盲目性,也很难想出个阶段性的销售发展目标来。结果,生意总是做不起来,当然也就赚不了钱了。我曾经听一位湖北的零售商诉苦,说隔他几百米远的一家化妆品店生意红火,但他的化妆品就像粘了胶水一样,摆在货架上一动不动。他的店门面、选址等都不错,我开始时也纳闷,但后来跟他聊了聊后就发现问题全出在她自己身上。原来这位店老板是个不折不扣的化妆品“文盲”,除了几个大的化妆品品牌知道点外,其它的二线三线品牌在他脑海里都是一片混乱;顾客问他如何使用某些化妆品时,他也是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常常是自己把顾客“赶”跑了;我尝试问他制没制定什么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例如刚开始时如何把生意做开,半年或一年后怎样把生意做起;他回答地很干脆:“能赚点钱就可以了,想那么多那么远不累死啊!”--不想多点,连个发展的大概目标都没有,“赚点钱”可能吗?我着实被他的懵懂又吓了一跳。做化妆品,即使没有一个十年八年的长期发展目标,制订一个一年半载的阶段性目标也是少不了的。

二、“坐商”--姜太公钓鱼,坐等钱来。由于环境的影响,各项条件的限制,这类零售商缺少激情,缺乏主动,缺乏积极,坐等生意来,缺乏生财之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对化妆品有一定认识,也有一定经验,但他们对品牌的操作没有热情,没有主推的品牌,也就很难培养适合自己店的主打品牌,虽然能够赢利,但非常有限。广西的一名周姓零售商带着太太、二个女儿做化妆品也有几个年头了,平时的生意也还勉强过得去,可是每年的销售额却没有什么改观,原来周老板一家人做生意时都是“四平八稳”,顾客进来购买时就简单介绍几句;厂家提供的宣传资料或赠品也是稳稳地摆在柜台上,顾客问时才回答几声;逢到节假日,也很少有优惠顾客的政策出台。结果,店里的很多品牌都能卖,但没一个卖得特别好的。后来,周老板在与公司当地的代理商多番交流后,渐渐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开始主动培育店内的拳头产品,结果,他看中了“”。他要求太太女儿积极起来,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主推“”;并主动到店门外派发“”的宣传资料和赠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加深顾客对“”的品牌印象;每逢节假日,还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各种折扣优惠政策。“”没有辜负周老板当初的大胆改变,仅仅半年后,“”的销售量在店中的各品牌中一支独秀,稳步飚升,整个店的赢利额也半年一个台阶,发展相当喜人。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化妆品店而言,如能成功培育“”这类深具发展潜力的主打品牌,整个店的赢利就完全可能从这一个牌子上得到体现,所谓求精不求多的道理就在这。但这首先要求转变观念,要变“坐商”为“行商”。

三、“疲商”--满足于既有成绩,缺乏锐意进取精神。这里说的“疲”指的是某些零售商心态“疲”了,一月能卖个十万八万,甚至四万五万就满足了,缺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上进,也没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冲劲,有时实在无异于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做生意如果仅仅满足于赚点钱,满足于养家餬口,其实是没有眼光的。做生意是做事业,只有把生意当作事业来做,生意才能不断发展起来,才能越做越大,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十几年前,一家店如果一年能赢利一两万,那可马上就成为了“万元户”,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但在大谈“百万户”、“千万户”的今天,当初的“万元户”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使自己的生意跟上时代的步伐,是不是变成老土了呢?同样的道理,今日有些店如果也仅满足于每年赚个十来二十万,尽管目前看来是个不错的业绩,但如果不思进取,停步不前的话,若干年后,是不是也将变成当年老土的“万元户”呢?做生意也是做人,有本事有事业心的人敢于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并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疲商”的致命处就在于他们放弃了挑战,失去了挑战自己、挑战潮流的勇气,这其实是一种弱夫的思维,事实是无能的表现!连云港的李老板、茂名的陈老板、东莞开连锁店的袁老板都是我们销售队伍中的零售精英,凭他们每月数十万甚至过百万的销售额,他们完全可以挂起腿来做太爷,但他们没有!相反,他们比以前更投入,更卖劲,他们都在筹划着多开几家店,每年将自己的业绩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将生意不断做大,做扎实!这样的遗弃疲态、排除惰性、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才是顺应潮流的,也只有这种人生方式,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