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骅: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老来寿”-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 张金骅: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老来寿”

张金骅: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老来寿”

来源: 互联网 类别: 2012年02月01日 12:02:00
5年前,张金骅凭借30多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5年后,他名片上的头衔是“老来寿药业集团董事长”。目前,这个集团已下设5家分公司。
  
  “单是老来寿集团的专利和商标,评估价值就达1.26亿元。”日前,在济南市高新区的齐鲁软件园创业广场,张金骅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表示。

  有专利才有市场控制权
 
  张金骅是一个阅历丰富、敢做敢为的血性汉子。他当了19年兵,36岁那年以副团职中校的身份转业。之后,在省直机关当了8年公务员,从副科级升到正处级,还当了一年挂职副县长。44岁时调到国有制药企业当老总,4年时间把一个30多人、200多万元资产的小型企业,发展成300多名员工、6000多万元资产的中型企业,销售额增长了十几倍。
  
  2002年4月,张金骅从这个国有企业内退,走上了创办民营企业之路。仅靠着9万元钱和一部车,他与人合资注册了山东特利尔营销策划公司,代理两个高端产品。由于策划费用较高,产品的结算价和零售价背离了市场规律,广告费、管理费用大量发生,销售业绩平平。不到半年时间,公司的资金就赔得所剩无几,合作伙伴看到盈利无望,撤资退股。
  
  此时,张金骅才意识到: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就不会有自己的品牌,也不会有充分的市场控制权!于是,2002年8月,张金骅东拼西凑借来30万元,决心再次一搏。这一次,他在加大代理品种范围、分散市场风险的同时,开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产品——老来寿胶囊的研发。
  
  张金骅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在计划经济时代,医药生产企业都是“敞开门”搞研发,同类产品有多家企业来做。在没有创新、没有有效的降低成本途径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互打价格战,一些企业甚至将药名变更,以便提高价格,更有企业用降低药品有效成分含量的办法来控制成本。慢慢地,行业内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老来寿集团的每一项产品都申请了专利”,张金骅表示,这样,老来寿集团的产品就不会出现恶性竞争,也能保持价格的平稳。
讲诚信才能提高品牌知名度
  
  “我是用诚信来对抗不诚信,讲诚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做大做强品牌”,张金骅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产品行业,市场非常庞大,但也比较混乱,混水摸鱼,昧着良心做事,也许当时更容易挣到钱,但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些有着百年基业的大公司,哪个是靠坑蒙拐骗发家立业的?
  
  正是鉴于此,张金骅一再强调员工要绝对保证产品质量,绝不跟风压价。当年,老来寿的第一个产品上市后,曾有一经销商看好这一产品,希望张金骅能够把价格降下来。几次谈判,张金骅仍然不同意。最后,这位经销商从华南飞到济南来劝说他,并告诉他,只要降低成分,就可以降低成本。张金骅毅然拒绝了。最后,那个经销商还是按照老来寿集团制定的价格接受了该产品。张金骅也用诚信赢得了市场。
  
  除了诚信,张金骅的另一个杀手锏是“为而不争”,不急功近利。也正是因为能做到这一点,老来寿集团才能在技术研发之路上稳扎稳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产品质量,才能使老来寿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据张金骅介绍,目前,老来寿集团已拥有多项专利,尤其是老来寿集团掌握的一种“茶多酚”提取技术,该技术一直被美国及日本的企业所掌控,在市场上,1克茶多酚就要2000美元。如今,老来寿集团通过与多家单位联合研发,已掌握了此项技术,并已通过了保健品的审批。(知识产权报/杨维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