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夏季养生:学会与“人造风寒”和谐相处
高温热浪,台风来袭。炎热暑湿的岭南地区,夏季要如何用中医智慧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人称德叔)传授要诀,提醒炎夏也要注意养阳,与“人造风寒”和谐相处。炎夏要学会“养阳”广东
2023-07
三伏天晒背真的能养生吗?医生提醒不是谁都可以
近日,迎来三伏天的初伏,网络上掀起一股“晒背风”。有网友认为三伏天晒背是“不要钱的‘天灸’”,能够祛湿、补充阳气,也有网友认为没有效果,甚至有网友出现晒伤、中暑等症状。三伏天“晒背”真的能养生吗?现象
吃“生腌”海鲜要谨慎
海鲜类要烤久烤熟。碳烤生耗、扇贝、大虾等是目前流行的海鲜烧烤食材,但海鲜中可能带有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在80℃以上才能杀灭。
三宜三忌过三伏(中医养生)
三伏天,处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往往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那么,三伏天如何正确养生呢?三伏天养生有三宜:宜纳凉三伏天纳凉时最好吹自然风,使用风扇、空调时,不宜对着头部和脸部吹,使用空调时2
脾虚生百病?这份中医的脾脏养生对策请收好!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脾有着运化食物中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
三伏天科学养生避开“五大误区”
昨天,三伏大幕正式开启。“最早”“加长”两个词,就能概括今年的三伏。通常三伏“普通版”持续30天,“加长版”则要多10天,今年偏偏抽中“加长版”。21世纪这100年,每年入伏开始的日期分布在7月11日
三伏天养生6大禁忌,看看你中了几个?
7月11日正式入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天养生禁忌:①忌猛吃冷饮;②忌不开窗通风;③忌冷风直吹;④忌只吃果蔬;⑤忌不出汗;⑥忌过度锻炼...
又湿又热的时节里 如何科学养生? 中医支招“小暑养生”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夏季即将进入最“火热化”阶段,此时大自然正处于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潮湿、闷热是小暑时节最明显的气候特征。小暑时节,如何
4个生姜食谱,去除体内寒气!夏天吃效果更好
生姜是厨房的常备品,也是临床中常用药。其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言:“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
今日小暑,下周入伏 盛夏启幕,高温高湿中应这样养生
小暑至盛夏始起居养生要注意伴随着持续来袭的高温天气,小暑节气到来,标志着盛夏启幕,酷暑近在眼前。俗话说:“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随着雨水的增多,温度的升高,扑面而来的是热度与湿气交织的夏日
2025中国(重庆)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