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下半年了,防疫情抗洪灾中美脱钩内循环成为全年主旋律,过去两年经过整治一片萧条的保健市场并未因疫情影响,人们的健康意识增长市场回暖,恰恰相反,监管高压常态化个别省份的严查,(如上海,北京)让保健市场陷入了无限期的冰河时代。保健品到底能不能搞,到底怎么搞?对于未来的担忧与方向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从业人员郁闷徘徊,未来保健市场的出路在哪里?路在何方呢?
出路在哪里?路在何方?养生保健行业同仁多在探索,摸索,也有成功的典范,更有失败的教训。
保健市场目前陷入市场困局,有国家大环境经济下滑的因素,有外部环境监管因素,更有自身运营方式,市场行为的影响。过度营销严重,涉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模式盛行,是保健市场被诟病的几大乱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乱象,问题就在问题上。首先是保健品的定位问题!
定位决定地位,保健品定位为保健,就要干保健的活,可恰恰相反,以前保健品没干保健的活,保健品主要是干药品与神药的活,保健品当药品卖,当包治百病的神药卖,这就是错位,越位了。在足球场上越位边裁就要举旗,裁判就要鸣哨。可在保健市场,过去20多年,裁判监管部门的哨子偏软,甚至有时吹黑哨,官哨,就导致越位越严重,后来就没有越位的概念了,一顿胡踢,越踢越野蛮暴力,最后踢死人了,裁判不得不响哨。正因如此,保健品在野蛮生长与无序竞争中度过了30年,当药品与神药的谎言卖了30年,缔造了我们一个个耳熟能详又极度反感的名字,你可以回忆起来的。直到权健倒下,十三部委联合整治,鸡飞狗跳,一片狼藉。
说句实在话,保健品销售是比较低级的赚钱逻辑,殚思竭虑费劲口舌收取智商税,抓住你某一个弱点吓唬你最后就是让你掏钱,最后的让你来买单,这就是收取智商税。 对比中高级赚钱逻辑还是小儿科。 再多说几句,中级赚钱逻辑处心积虑,步步惊心寻找接盘侠,比如炒房,所谓炒,必须要有穷人接,否则富人之间的击鼓传花游戏就不好玩了。 高级赚钱逻辑是讲故事吹牛逼起泡沫玩金融。 比如我们熟悉的某某亭,人去楼空的OFO。
保健品当药品卖,当神药卖,不虚假宣传,不夸大宣传行吗?不行,消费者不信,所以必须吹牛,编故事,比药品还有效,还便宜。因为本身说谎,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弥补。但为什么一句保健品可以治病的谎言风靡了30年呢?一方面,消费者对保健品效果的痴迷与健康长寿的需求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监管部门的管理缺失为保健品的越位创造了客观条件。当监管部门苏醒,消费者更加成熟理性的时候,一切生意的游戏逻辑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所谓杀手锏再也不灵了,等待的是风险越来越大。
未来,保健品越位了!请回归原位,回归保健属性,安全合法运营是第一要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